【同心美丽乡村创建】 县委成立以统战部部长为组长的同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三年创建工作规划,并将创建资金列入年初财政预算。年初将同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纳入对乡镇统战工作绩效考核,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开展创建工作。2018年开始,县委确定了将梅花镇修义村作为市级同心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经过3年的创建,现修义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标准达到市级同心美丽乡村的创建目标。 梅花镇修义村是市委组织部驻点帮扶村,2018—2020年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石精神,以班子引领、党员示范带动、统战力量参与、群众发挥主体作用为模式的脱贫攻坚和同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3年共投入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达35万元每年。新修建修义村5千米环村公路,修建3条机耕道共2千余米,村活动中心至县道065段路面3500平方米白改黑升级改造,硬化了近2千米入户道路,实现混泥土路组组通、户户通,全面改善了村民出行和劳作条件。在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的支持下,共新修了6段近3000米沟渠,清理疏通原有沟渠2000余米,维修加固四处骨干山塘,修整3处源头水井,解决灌溉难题,积极提振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村容村貌全面升级,对接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村拆除平整空心房1.5万平方米,村内所有旱厕全部拆除,改(新)建水冲式厕所;在大路旁栽种大苗红叶石楠378棵、红叶刺木1100棵,铺设绿化草皮6000平方米;依托古木参天的村中空地建起2座小游园;安装120盏路灯实现村民亮化梦;启动了传统村落旧居的修缮;清淤加固村内四口消防池和所有排水沟,建立健全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奖代补支持71户住房前坪硬化,村容村貌全面升级后村民满意度普遍提升、幸福感增强。大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非公经济积极投入同心美丽乡村建设,全村流转耕地900余亩、旱地1200余亩,解决村产业发展的土地瓶颈。引进浩晨公司发展530亩芋头等蔬菜种植产业,荒芜多年的田地又焕发了生机,村民每年可获耕地流转租金21.2万余元,村里闲置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可务工,每年可获劳务费30余万元。村民何应华2018年以前常年在外务工,在村支“两委”的鼓励支持下,回家种下30亩葡萄,2020年第一年上市销售收入达30万元。全村已建成香芋、葡萄、红心柚、青蛙、生猪等十余个种植养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