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0年,道县政协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协的亲切指导下,坚持政治引领,坚持改革创新,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实现双向发力,凝聚社会共识,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道县政协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中,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政治引领,不断夯实思想政治基础。
主动强化党委领导。把牢政治方向、严守政治规矩,坚持重大事项请求报告制度,主动向县委汇报政协重点工作,在召开重大会议、开展政协活动前,都要向县委请示报告,县委常委会议也对政协重点工作、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进行了6次研究,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协工作全过程、全方面。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调试一致,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2020年9月,县委对政协机关中层干部开展了政治建设考察活动,加强了政协委室领导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建工作。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加强了机关党建工作,开展了主题党日和专题党课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健全理论中心组和党员学习制度,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章党规,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总的要求、重点任务,指明了做好县政协工作的着力方向。
(二)坚持性质定位,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县政协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积极开展好各项工作,认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资政。
全会协商建诤言。在2020年5月,召开的县政协九届四次全会上,全体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政治责任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作了7个大会发言,分组进行了讨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协商。围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攻坚战”和“文明创建”决战决胜目标任务,发挥政协智慧,深入协商交流,对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中肯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县委的充分肯定。
专题协商献良策。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眼全县发展大格局、融入全县发展大战略、强化全县发展大担当,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11月底,对医保资金使用、交警执法、城乡违章建筑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了专题协商,形成了3份高质量的协商报告。政协还以各委员工作组为单位,组织委员开展了“委员进企业,助力复工复产”等为主题的视察和协商活动21次,并形成协商意见,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基层协商聚合力。按市委的工作要求,今年10月,县委出台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试行)》(道发〔2020〕号)文件,全面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一是加强基层政协队伍建设,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了政协专干,各个村(社区)配备了一名政协联络员。二是加强基层政协工作平台建设,成立乡镇(街道)议事会、村(社区)议事会,召开村(社区)党务、村务民主监督月例会,在基层切实开展民主协商活动。三是加强基层政协工作保障,将乡镇(街道)政协联工委和界别委员工作室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政协工作在基层顺利开展。通过开展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拓宽基层协商平台,广泛凝聚基层共识,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贡献道县政协力量。
提案协商促发展。政协全会期间,共收到政协委员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108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共立案107件。其中,政治建设类6件,占交办县政府办理提案总数的5.6%;经济建设类提案24件,占提案总数的22.4%;文化建设类提案6件,占提案总数的5.6%;社会建设类提案49件,占提案总数的45.8%;生态文明建设类提案6件,占提案总数的5.6%;民生建设类提案16件,占提案总数的15%。县政协重视协商民主中的提案办理工作,修订《提案工作条例》,规范提案质量及提案办理质量“双向评议”办法和重点提案遴选督办办法。同时,加强提案督办工作。截至11月底,所立案的已全部办理完毕,办复率100%,综合满意率100%。
民主评议见实效。积极推荐政协委员担任纪检、监察、公安、法院、检察院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多个单位的特邀监督员,今年共推荐政协委员32人次参加活动,为促进司法公正发挥了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12月,将召开议政性常委会,听取县自然资源局、发改局、应急管理局的工作汇报,并开展民主评议。为开展好评议活动,县政协组成3个专题调研组,每个组由1名副主席带队,深入到基层,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等方式,就三个单位的职能履行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3份调研报告。通过开展评议活动,有效促进部门作风改进,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积极履行政协的民主职能。
(三)坚持履职有为,着力强化工作实效
参政议政强履职。县政协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协助调解民间纠纷,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建立委员工作室6个。开展政协云使用推广工作,政协委员下载率100%。全县政协委员利用政协云履职,收集社情民意6条、提微建议56条、发资讯53条。组织常委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建设特色小镇、加快城市片区开发、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道县段)建设、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8个方面,开展了重点课题的调研,并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决策提供参谋。
围绕中心作贡献。抓好政协领导班子牵头参与负责的重点项目工作。潇水北路中段道路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并通车;涔天河水库扩建道县灌区工程、振兴西路、道县上关至湘源温泉公路(上坦公路)、综合物流园汽贸物流城建设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永纺小学、东门中学、芙蓉学校、玉潭学校、二小等学位建设基本完成,已开展招生工作;道县政协主席担任道县轻纺制鞋产业链链长,积极推进轻纺制鞋产业链的建设,完善轻纺制鞋招商项目库、人才库、资金库,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促进道县轻纺制鞋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了抗击疫情倡议书,全县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带头落实防控措施,积极捐款捐物,捐助了价值20余万元的口罩、酒精、大米等物资,直接捐款24万余元。机关党员全部参加捐款活动,24名党员缴特殊党费2900元;加大对扶贫村的帮扶力度,政协机关资助6万元,完成了刘家村渡改桥建设,完成附属工程建设,并顺利通车。协调交通部门投入30余万元,建成入村道路沿河岸1.1千米安全护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交流互动广联谊。分别做好了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主席李微微、副主席贺安杰、省纪委监委驻省政协纪检组组长杨永4位领导来道调研接待工作;接待市政协开展“永州之野”农业公用品牌建设、全市柑橘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调研活动3次;接待住永省政协委员视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1次;接待广西、广东、江西等外省和本省其他兄弟县区政协来道考察调研共计23批次。
(四)坚持固本强基,不断提升“政协形象”
县政协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和提升“四种能力”的要求,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努力夯实政协履职基础。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委员管理,制定委员履职规则和履职考核办法,对因岗位变动不能正常履职的委员及时调整。今年,共辞免、增补委员各8名、常委各3名。加强委员教育培训,在全会和常委会上,对中央、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政协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等进行传达学习,进一步提升委员的履职能力。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配强了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先后增选了1名副主席、提名1名副主席;逐步配齐机关“七委一室”班子成员,选调了5名年轻化、素质高的干部担任正副主任,政协云中心已配备主任1名,人才引进1名工作人员,还有3名政协云工作人员已进入招考程序。
加强政协正面宣传。充分利用媒体,开展政协的正面宣传,在红网、道州网等网络上发表政协新闻26篇;利用“政协云”宣传政协工作,时刻关注政协工作动态情况,发送时事资讯53篇。
(五)健全机制,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县政协党组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分别制定了主体责任清单,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与党组班子成员和委室负责人开展提醒谈话2次。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已组织11次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开展自学和集中学习,加强理论教育和理论学习,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机关内务管理规定,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教训,厚植纪律意识根基,加强干部队伍监督管理,严格依法力事、依规职,确保导干部廉政政,为新形势下开拓政协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作风保障和纪律保障。
利用省委第三巡察组对道县开展巡察的时机,对政协存在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方面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整改,对标对表,立行立改,退缴不合规发放的福利奖金,取得了较好成效。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政协机关各项工作制度,特别是完善了各类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