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口市环卫局以城市垃圾分类为主线,完善制度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保障。5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通过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系统治理方式,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11月1日,《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施行,填补海口市垃圾分类管理的立法空白。餐厨垃圾收运体系稳定运行。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配置31辆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总运力87吨,能够满足全市餐厨废弃物的收运需求,12月底,全市餐厨垃圾收运协议签约单位6394家,日均收运餐厨垃圾约172吨。初步建立大件垃圾收运体系,各环卫PPP企业配置大件垃圾收运车辆22辆,总运力83吨,通过指定投放点、预约上门、12345热线办件等方式开展大件垃圾收运作业。建立有害垃圾收运体系,全市131个住宅小区(单位)设置500 个有害垃圾垃圾桶,日平均回收有害垃圾5千克。探索建立“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在131个试点小区投放182个干垃圾箱,委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干垃圾箱的干垃圾从源头收集,运输至回收企业分拣中心进行二次专业分选,干垃圾中分拣出的可回收物直接进入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同时,回收企业还建立资源回收微信公众号,小区居民通过注册、完善信息、呼叫回收、垃圾分类奖励等环节,完成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的分类收运处置,初步形成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据调查统计,在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约有七成居民知晓海口被列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近六成居民所在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在逐步改善。
海口市环卫工人在垃圾箱上粘贴垃圾分类标签。摄于2018年12 月19 日 (市环卫局 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