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电】 横岭瑶族乡水利资源较为丰富。近年来,横岭瑶族乡充分利用境内海拔高、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推进小水电开发。目前全乡已建成两岔河水电站、虎目脑水电站等小水电站12座,装机容量达15.2万千瓦时,年均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向广州输送电量5570千瓦时,年创税收43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横岭瑶族乡积极改造农村电网,电费由原来的每度2元降至现在的每度0.6元,降低了群众的生活成本。
横岭瑶族乡广山片的丰木山村、沙窝村、菖路村等7个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而排水、蓄水都很难,基本都是一遇大雨就涝,久晴就旱,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都成了大难题。丰木山村很早以前就流传一首打油诗“有女不嫁丰木山,小瓢舀水大瓢装,白天接水要排队,晚上守水要站岗”,形象地说出了这些村用水的艰难。由于没有蓄水,曾经这些村庄水稻都只能种一季,下半年再种一些旱作物。碰上大旱更是颗粒无收,很多群众被迫举家外出打工。截至2020年,横岭瑶族乡党委、政府实施人畜饮水工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方筹资,加强以河堤、水渠为重点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生态化、产业化。横岭村投入600余万元,建成生活用水集中供水厂,其他村也因地制宜,通过打井、高山引水等方式建本村自来水供应网管,保障了全乡1万多人的饮水需求。政府投入200多万元维修好瘫痪多年的天花岩水库灌溉配套设施引水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000余亩,形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田水利格局,初步将瑶乡打造成高山“生态粮仓”。
两 岔 河 电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