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溪村 位于新田县三井乡南部,坐落于南国武当山脚下,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四面环山。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村耕地总面积达11.9公顷,拥有林地190.3公顷。“诸峰罗列如城,二水回还若带”,是该村奇山秀水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秀美的山川景色凝成文溪八景:“印浮水面”“笋矗云根”“松籁传响”“泉波喷香”“灵龟化石”“游龙抱珠”“七仙拱贵”“九老观图”,构成连绵起伏的巨轴水墨画卷。谈文溪村全村皆为郑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该村现存清代门楼一座,清代公祠一座,黑瓦青墙的明清建筑数栋,基本都保存完好,有青石板古官道穿村而过,古店铺清晰可见,明清数十块方石碑也散落村中各处。其中有块嘉庆年间的古碑,上面刻着:“余族坊名谈文喜(溪),自明初之际,始祖富公由深圳坊卜迁于兹地”。据考证,深圳“土著”中有郑氏多个祠堂,寻源溯流,与谈文溪村开基祖郑氏确是一族。专家推断,元末明初沿海深受倭寇海盗之苦,百姓内迁到这里的可能性极大。在村中最古老的一栋青砖房的堂屋里,凸出两块大青石,主人并未将其平整或搬走,而是就地取材,将它们雕成一对石雕的龟鳖“对卧”。石龟似从东南潜游而来,土鳖则在东北方回首,与海龟相对望,当地人称其为“灵龟化石”,认为这里头隐藏着一个秘密。海龟自东南潜游而来,是暗示房主的祖先来自东南沿海;鳖回首南望,则隐喻“回归”故乡。在谈文溪村的水田间,耸立着一根由十块青石垒起的貌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雅名“笋矗云根”,是汉族地区唯一的生殖石雕。石柱下呈四方形,上呈圆柱形,村里人称之为“生命之根”,村后有一处貌似女性生殖器的带洞岩堆—仙姑岩,称之为“生命之门”。有一处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文溪家庙,内部为一个大戏台,戏台保存完好,台上雕龙刻凤,均为透雕,其纹饰繁杂,极显工艺之精美。在戏台屏风的背后,曾发现清代演戏的剧目单,这些剧目单表明清代至民国时期不同的剧团在此表演的曲目,有很多甚至排十几天的演出日程,反映出古代农村文化生活的繁荣。这个剧目单对于研究地方戏剧史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