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2020年,县委组织部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坚持“逐村指导、逐月落实、逐支部过关”,补短板、强基础、树品牌,为服务全县工作大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实施“堡垒工程”。整合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对230个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新建、改扩建工作,实现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湖南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简报进行宣传推介。在全县12个乡镇开通市、县、乡、村四级视频会议系统,依托智慧党建“云上调度”和乡村论建“实地调度”,确保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完成率达100%。实施“五化示范,五星争创”计划,11个软涣和后进党组织全面整顿到位,725个党支部“五化”建设达标,建成县级示范点100个,五星级党组织100个,25个两新党组织争创省市县标杆党组织, 小源村被列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名单,争取中央扶持资金300万元。形成“省道323红色走廊”“小个专红色方阵”“红色园区”“红色流动堡垒”系列“党建红”地标品牌。实施“头雁工程”。配强“头雁”助力村级发展,出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制度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排查违法违纪村干部15人,实现“一肩挑”村比率达95.2%。派强“骨干”助力脱贫攻坚,选派103名精兵强将担任贫困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建立“单位联村、村企联动、党员联户”三联机制,22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支部与229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7152名帮扶责任人联系帮扶近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助力新田成功脱贫“摘帽”。孵化“雏雁”打造后备队伍,选送237名村级后备力量到浙大培训,72名优秀村干部和村后备力量到浙江省宁波市和长沙市进行长期跟班锻炼,2020年新田县与浙江腾头乡村振兴学院合作开展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培养工作先后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频道的宣传推介。实施“造血工程”。开展“政策撬动、产业驱动、物业拉动、村企联动、示范带动”“五轮驱动”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极”。建立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组织部从党费中拿出290万元支持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给每个贫困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一名第一书记和一名科技特派员,10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全县年经营收入5万元上的村(社区)达到209个,比率达93%,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实施“先锋工程”。投入600万元,建成12个乡镇党校和230个村(社区)党校教学点、小源会议旧址、潭田村等5个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分层次地对全县新上任村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开展培训3492期2万余人次。培养农民大学生155人,选送212名农村青年赴道县工贸学校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消灭村“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空白村”。推行“三亮一争”(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争当优秀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实行“支书包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1名党员联系5名群众”“1+5”模式,全县8000多名有能力的农村党员、2500余名机关党员、800多名两新党员投身“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基层一线,模范作用得到检验。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新华网、人民网对此分别进行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