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2020年,秀英区司法部门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七五”普法是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突出以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深入开展“法治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以宪法、廉政、禁毒、扫黑除恶等主题,以组织律师讲团、文化会演、实地参观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年,围绕扫黑除恶〔黑:指黑势力,即“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通常具备以下4个特征:1. 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2. 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以“黑”护商,以“商”养黑);3.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4. 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庇护或者纵容(保护伞),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内或者行业内(行霸、村霸、区霸),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恶劣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以及百姓生活。恶:即恶势力,指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在一定区域内或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的犯罪组织。同时具备以下4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人数较多(3人以上),有相对明确的组织者或首要分子,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二是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多次(5起以上)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有组织地实施敲诈勒索、强迫交易、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组织容留妇女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暴力性。三是严重扰乱一定区域或行业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四是一般无合法经济来源,经济实力较弱,没有大的经济实体,保护伞和关系网不明确,或层次较低。扫黑除恶: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禁毒、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三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等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在各镇(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62场,琼剧演出9场,法治讲座16场,警示教育2场,设立宣传栏并定期更新15处,设立“宪法主题公园”1处,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宣传品10万份,直接参与人数7.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