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部门持续推进“双巩”】2020年,秀英区环卫局结合秀英实际情况,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力推进海口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1)区环卫局成立“双巩”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带队一线督导指挥,区环卫督查所检查力度不放松,玉禾田环卫公司密切配合,在做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道路洒水降尘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实际行动为“双巩”迎检作出贡献。(2)区环卫局每周召开例会部署工作,将职责细化到责任领导及责任人,重点加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综合文化室、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车站码头、商场超市等区域环境卫生。同时,区环卫局和玉禾田公司实行包片区责任制。每天至少抽出半天时间对包段区域进行巡查、检查、指导。各片区指定专门管理人员对各自辖区内的“双巩”点位和路线进行包段管理,做到人人手上有任务、肩上有责任,切实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3)采取精准措施实行常态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双创”标准,落实道路“墙到墙”之间清扫保洁“五定”(定时间、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督查)、“两扫三保”(早上、中午2次大扫除,上午、下午、晚上3次保洁)制度,加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清扫保洁力度,要求一、二级道路垃圾存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三级道路垃圾存留时间不超过20分钟、城郊接合部垃圾存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切实做好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区域的清扫保洁和农村环境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工作,争取做到辖区内环境卫生管理全覆盖、无盲区。二是增加机械作业频次,提高机械作业质量。每天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上午7:00—9:00,中午12:00—14:00,下午17:00—19:00),对城区内主要道路进行至少4次、小街小巷至少3次冲洗除尘作业或喷雾降尘,发现道路污染及时进行清洗,特别是针对辖区内3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对校园周边道路、椰海大道、滨海大道、南海大道、长滨路、海秀快速路等重点路段加大冲洗力度,提高机械化作业质量,确保辖区内道路无扬尘、路见本色,使全区一、二级道路机械化作业覆盖率达100%,其他道路机械化作业覆盖率达80%。三是加强生活垃圾清运,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长流垃圾中型转运站全部接收海秀街道、秀英街道、海秀镇生活垃圾,以及长流镇、西秀镇部分生活垃圾,长流镇、西秀镇剩余生活垃圾直接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建成区外的东山、永兴、石山3镇的生活垃圾直接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全区21座小型转运站的垃圾直接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全年,收运垃圾约23.44万吨,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四是加强水域保洁管理。安排专职保洁员对辖区内海岸线(29.95千米)、秀英沟、五源河、永庄水库等作业范围保洁,采取清洁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人机相互结合方式进行作业。同时购置1台平板车、1架无人机、13艘船只和30台电动保洁车,并结合水域作业情况,增加80名保洁人员,进一步强化水域环卫作业设施设备和人员力量,对辖区内水域作业范围做到从岸坡到水面全覆盖,及时清理水面、岸坡、滩涂等枯枝落叶、废弃杂物和暴露垃圾。另外,采取无人机空中无死角巡查,配合水域环境卫生监督巡查“河长制”精细检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水域各项作业质量达标。并结合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保障的特点,适时合理调配人员、车辆,加大五源河湿地公园、假日海滩、西秀晚霞等景观地带人流密集水域地带的打捞保洁力度,及时发现和清理水面垃圾,确保水域卫生干净清洁。五是加强公厕管理,提供良好如厕环境。公厕实行专人保洁管理,24小时免费开放,人流量较大和窗口区域等公厕延长保洁时间,坚持“白手套”检查的标准,确保主城区65座公厕干净整洁和使用舒适。同时,区环卫局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海口玉禾田公司管理的65座公厕和社会对外开放的40座公厕进行专项检查考评,发现问题反馈汇总上报区指挥部。六是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各类场所758个,其中公共机构225个;相关企业95个;居住小区438个。按照“五有”(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标准,秀英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设备配置,居住小区、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完成率均达100%。全年,全区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可回收物约190吨/日,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量约60吨/日,厨余垃圾收运量约16吨/日,焚烧和填埋生活垃圾处理量590吨/日,资源化回收利用率约31.1%,比2019年提高约18个百分点。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的收运量增加,其他垃圾收运量递减,呈现“三增一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