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旅游市场经济运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接待过夜游人数257.2万人次,过夜游累计收入13.14亿元。“十三五”期间,接待过夜游人数483.91万人次,同比增长88.14%;过夜游收入33.46亿元,同比增长154.64%。
二、重点旅游项目推进
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俄贤岭景区建设项目累计投资14093万元;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海南润森仙居谷文化旅游区累计投资34940万元;自然瑰宝园“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13289万元,较“十二五”期间投资额增长33.69%,2020年10月1日正式开园迎客;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北纬18°·东方索契”俄罗斯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105032万元,索契项目一期酒店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并作为会议场地成功承办2018上合组织青年大会;2020年1月1日,国家2A级景区海东方公园正式挂牌,实现全市A级景区零的突破。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期间,在两高铁站、高速公路及国道共安装中英文双语旅游标识牌46个;落实旅游厕所新建与提升工程,新建42座,维修12座,利用新兴技术建成建设面积242平方米的鱼鳞洲景区3D旅游厕所(含冲淡房);完成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自然瑰宝园、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等景区观光绿道建设;建成新汽车站及动车东方站游客服务中心,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的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设于动车东方站游客服务中心内。
四、旅游市场开发及产品建设
“十三五”期间,东方市精心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海南东方旅游”,共发布旅游资讯、旅游资源宣传推广等软文849期1676篇,关注人数由2016年1月的145人增长至7675人。
聘请专业团队精心策划录制《西岸明珠滨海东方》旅游宣传片、《海南铁路博物馆》《古韵生辉 惊艳绽放》黎锦宣传片、《相约东方》MV、《美丽东方》MV、《鱼鳞洲之恋》MV等宣传片,将东方丰富的旅游资源更直观地向游客呈现。参加省旅文厅及西部旅游联盟组织的境内外异地推介活动共27次,参加省内展销会12场次。
成功举办摄影大赛2届,其中“东方美·花梨情”全国摄影大赛吸引众多社会各界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收到参赛作品1.1万多幅,参赛作品涉及23个省,有109幅获奖,摄影内容涵盖东方境内的自然风光、气候天象、人文史迹、产业发展、城市风貌、民俗风情等;“最美夕阳在东方”云天杯全国摄影大赛吸引摄影界人士以夕阳主题旅游相片的形式参与打造东方旅游新名片。
组织食品企业和农副产品企业参加2018第二届北部湾(海南儋州)旅游美食博览会,并选送东方粽子、新街包子、虾饼、白粑等美食小吃参加美食评比活动,全部荣获“十佳奖项”。
升级改造鱼鳞洲景区,昔日光秃的海滩,已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和夜间消费的好去处。引进4000米高空跳伞旅游项目,自2020年8月试运营至2020年年底,已接待省内外游客500多名,促进消费逾200万元,高空跳伞旅游项目正在成为东方市体育+旅游的新名片。
成功举办鱼鳞洲亲子嘉年华、首届明星演唱会,承办第十七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2017东方黎锦旗袍佳人大赛和东方黎锦服饰创新论坛、职业垂钓邀请赛、“玩转东方有豪礼·百万红包促消费”等形式多样的旅游节庆活动。
推动东方黎锦服饰先后成功进入外交部蓝厅海南全球推介会、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第68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等大型国际舞台,并成功举办2018年东方黎锦旗袍佳人(全国)大赛。独特的黎锦文化和创新的发展方式使东方市获得“中国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名市(中国黎锦之乡—海南东方)”的荣誉称号。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2020年11月,毗邻俄贤岭景区的汇利黄花梨庄园获评为银宿级民宿,填补了全市无级别民宿的空白。
加强区域联动和政校互动,与广西、广东及海南其他市县的14个市县旅游部门签署《北部湾城市群旅游合作协议》,共建北部湾“美丽蓝色海湾”,与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就产业研究、旅游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并在东方市设立“海南大学MTA合作共建单位”“海南大学MTA教学实践基地”。(市旅文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