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1.11亿元,比上年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142.75亿元(含云龙产业园),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1亿元,增长6.5%;来源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5亿元,增长12.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76元,增长8.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046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869元,增长8.3%。
工业 持续夯实云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优化招商投资环境,紧盯新兴产业招商,支持发展低碳绿色工业。加大云龙产业园服务支持力,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海南红塔、海南立昇净水等企业产能持续提升,珠峰科技(海口)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9.29亿元,增长5.3%。
农业 采取调减低效产品,调优传统作物策略,大力发展荔枝、胡椒、蔬菜、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利用琼山富硒火山泥土壤天然优势,试点推广有机稻产业,打造333.33公顷琼山火山富硒有机稻谷种植基地。加快热带高效农业现代化步伐,重点支持建设大坡胡椒产业园区,打造集收购、仓储、加工物流于一体化的三门坡镇荔枝集散基地,做大做强荔枝产业。重点培育3家一二三产联动融合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琼山农业区域品牌。培育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力度,积极创建“共享农庄”,打造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景观带,有效促进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共享。探索完善区级农业合作社联盟运行体制机制,搭建农村发展服务平台,探索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服务业 探索总部经济发展,把大英山片区、凤翔商贸片区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依托夜市经济,发展繁荣福地美食街和府城老街区等商业圈。着力做好旅游业提质升级,完善凤翔湿地公园购、娱、美食和停车场等旅游要素配套,挖掘那佑村火龙果主题民宿、红旗本立村党建主题民宿综合体项目潜力,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强化培育共享农庄、民宿经济等产业,继续加快30个“空心”农旅项目村招商引资,推动云龙太乙、红旗本立、大万、甲子多历等农旅项目示范建设,加快丝路海口·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香世界庄园游客服务站、甲子新民低空飞行基地游客到访中心,引进企业发展康养旅居项目,提升琼山旅游品位。
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全区135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内,优联国际医院、海口塔、云龙湖国际度假区等在建项目扎实推进,海口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二期)、明昌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镇域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项目新开工建设。围绕“十二”大重点产业,精心策划三十六曲溪湿地公园等9个招商项目,招商引资实现突破,成功对接24家企业,启动华侨城三十六曲溪美丽乡村项目、稳步推进海口融创天亿健康生态城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