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免减缓降社保政策 对受疫情影响坚持不裁员且正常发放工资的中小微企业,免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从2020年2月到6月。对受疫情影响坚持不裁员且正常发放工资的大型企业及其他企业性质的用人单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减半征收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从2020年2月到4月。
落实企业稳岗返还政策 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把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对受疫情影响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截至5月3日,通过省人力资源资源开发局下发的符合申领条件的企业名单,琼中符合申领条件的有258家122.72万元,其中,已核实符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的242家,已确认232家,返还资金发放到位企业232家,稳岗返还总金额110.98万元,惠及企业职工人数3643人。
落实就业惠企政策 (1)落实生活补助政策。截至5月3日,已发放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道G361什邦线什运至邦溪段改建工程代建指挥部等3家省重点项目工程隔离期间生活补助134人37.52万元;已受理23家非省(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隔离生活补助264人14.744万元,其中已发放21家企业隔离生活补贴227人12.712万元。(2)落实企业包车补助政策。对企业通过包车、企业间拼车等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由县地方财政给予车费50%的补助。(3)落实省(县)重点企业招工补助政策。省(县)重点企业招用海南(琼中)户籍劳动年龄内(16~60周岁)的务工人员,每招用1名,给予用工企业补助200元/月、务工人员生活补助400元/月(200元/月)。截至5月3日,已受理省重点项目国道G361什运至邦溪段改建工程海南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招工材料涉及46人2.76万元,其中已发放招工补助30人1.8万元;同时,已受理海南璞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县重点项目企业招工补贴材料,涉及22人0.88万元。(4)落实人力资源机构推荐补助政策。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荐海南(琼中)户籍劳动年龄内(16~60岁)的务工人员到省(县)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务工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补助标准为推荐成功上岗人数10人(含10人)以上的,每成功推荐1人,补助500元。(5)落实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返琼务工农民工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2月10日至2月29日返琼的,按照每人8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3月1—3月15日返琼的,按照每人6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截至5月3日,已发放国道G361什运至邦溪段改建工程海南路桥有限公司返琼务工农民工一次性交通补助107人7.04万元。
落实就业招聘服务工作 截至5月3日,已启动琼中线上招聘工作,进场招聘的企业有海南琼中大自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海南琼中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60家,提供就业岗位1658个,11203人进行招聘会访问,投递简历1361人。
落实就业帮扶政策 (1)开发临时公益岗位。对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低保户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一批镇村宣传登记、防疫消杀、社区巡查等临时公益岗位(230个),采取“一岗一户一人”的办法,给予疫情期间临时性兜底安置,帮助一批有转移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低保户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5月3日,各乡镇已与230名临时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用工协议,并发放岗位补贴230人207000元。(2)支持扶贫基地(车间)有序复工。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18年以来,琼中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基地(车间)创建工程,在全县建立10个就业扶贫车间(基地),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为确保疫情防控、生产生活两不误,通过落实稳岗返还、企业包车补助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支持扶贫基地(车间)有序复工复产。截至5月3日,琼中创建的10个就业扶贫基地(车间)已全部复工复产,应返岗人员680人,已返岗人员314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0人)。计划发放各类扶贫基地(车间)补贴77.84万元。(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就业技能提升强一批的工作目标,琼中委托海南华森职业培训学校,借助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创建培训班级,对劳动者免费开放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截至5月3日,已开展5期职业基本素养、保安员、烹饪、面点、维修电工等项目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班,已有523人注册线上学习。(4)加大“点对点”劳务输出力度。按照《关于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信息报送的紧急通知》《关于及时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需求信息更新和报送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要求,截至5月3日,已输送77人返岗务工(贫困劳动力34人),其中:省外5人(贫困劳动力3人);省内72人(贫困劳动力33人)。
落实劳动保障政策 切实稳定企业劳动关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要求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1)加强监测管控排查力度。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春节后往返湖北省农民工用工备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及农民工劳动保障监测管控实施方案》,由人社、劳动保障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2个督查小组,共排查国企单位15家,15家单位均已复工。其中,返岗人员共有53人,外省返琼人员均按要求进行自我隔离观察,至今无任何异常;累计排查工程项目32个,其中,已复工的项目共12个,返岗人员共有449人,外省返琼人员均按要求进行自我隔离观察,至今无任何异常。(2)加大信息化执法力度。通过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向社会公开疫情期间劳动关系政策咨询热线,鼓励和引导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通过电话调解、微信等非接触沟通方式,异地化解纠纷。对必要的现场举报投诉,合理安排错峰分段,减少人员聚集。同时,做好劳动仲裁庭审延期通知工作,在琼中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案件延期开庭等事项安排的通告》,将原定于2020年2月11日(正月十八)至2020年2月24日(二月初二)期间安排的各类开庭、质证等仲裁活动延期举行。疫情防控期间,未收到有关劳动争议的投诉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落实精准精细服务 (1)开展企业用工需求摸排。积极对接发改、住建、交通等部门,收集省(县)重点工程项目信息,并通过微信、电话、媒体平台等渠道,宣传76(25)个省(县)重点工程项目用工需求,并印发《关于协助做好疫情期间海南省重点企业项目用工岗位推荐及信息统计的通知》,对疫情期间省(县)重点工程项目用工岗位需求、返岗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建立《琼中县重点工程项目用工需求台账》《琼中县县外务工人员复工输送信息采集表》等信息台账。截至5月3日,共收集101个省(县)重点工程项目用工缺口岗位近2万个,其中:省重点工程项目用工岗位18000多个、成功推荐21人;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工岗位127个、成功推荐66人。(2)开展劳动者求职需求摸排。针对在建、续建、竣工等工程项目,尤其是省(县)重点工程项目,按照重点、精准的原则,根据用工供需双方用工数量、工种、技术要求,联合发改、住建、交通等部门,发挥乡镇就业信息员的作用,开展技能人员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对已转移就业的11309名农村劳动力进行摸底排查,动态收集劳动力就业需求,建立《琼中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工种及返岗时间采集表》台账,持续向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推送岗位信息,确保省(县)重点工程项目正常施工。截至5月3日,全县已返岗复工的农民工有5751人;有就业需求农民工2550人,其中:成功推荐66人到琼中宏大木制品有限公司、琼中溥艺木制品有限公司等县重点企业。
落实人社各项政策措施 严格执行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加强对疫情防控有关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制定了《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落实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补助和人事管理措施等人社领域各个方面政策支持力度,指导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疫情导致不能正常上班的工资待遇发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