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农业和绿色工业,形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壮大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经济 坚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奔格内”全域旅游为主线,以旅游消费收入为核心指标,深入实施“旅游+”“+旅游”战略,推动旅游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深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完成百花岭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和东区旅游公路建设,加大景区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进程。加快黎母山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开发,完成旅游配套设施并具备初步接待游客能力,为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下基础,推动云湖乡村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充分发挥琼中女足品牌优势,引进大企业支持琼中女足组建足球俱乐部,启动琼中国际足球小镇项目建设,完成琼中足球训练服务中心、琼中青少年足球改造工程建设,做好琼中一场两馆项目前期规划。举办热带雨林越野挑战赛和国际环岛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引进国家级足球竞技赛事和集训、转训基地等落户琼中,打造集国际体育竞技、运动康养、足球教育等相结合的国际足球产业小镇和体育产业聚集区,建成海南自贸港体育旅游核心吸引物。提升旅游供给质量。推动海航庭院开张运营,加快鼎隆商业综合体、兆南城等配套酒店建设,巩固拓展“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加大椰级乡村旅游点提档升级,推进什寒旅游康养示范项目建设,不断丰富生态旅游供给质量。推动长兴飞水岭呼吸小镇和世界南药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上安仕阶温泉养生项目落地。推进琼中游客咨询服务中心一期项目和启动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拓展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推进本岛居民免税购物中心尽快落地,优先导入山地运动装备等免税品,吸引旅游购物消费回流。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建立与周边市县互动和区域整合的旅游整体营销机制,扩大旅游对外开放,加强与知名网站媒体旅游宣传合作,建立“指尖上的旅游”,提升琼中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实施大宗农产品单产效益提升计划,巩固橡胶、槟榔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抓好“菜篮子”工程,稳步发展常年蔬菜基地2500亩,扩大琼中绿橙、桑蚕、南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标准化畜禽、淡水养殖规模,推进槟榔水肥滴灌技术推广,引进推广蓝莓、黑莓、无花果、杨梅等水果种植,扩种百香果、兰花、沉香等亩产效益高的产业,巩固2.3万亩桑园,推进桑蚕文化广场建设,延伸桑蚕产业链。加快构建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农业保险和风险防控保障机制,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进槟榔采摘机器人、槟榔园多功能维护一体机等合作项目,力争在2021年完成研发及示范推广并申请发明专利。推进绿橙改良推广2000亩、槟榔黄化病防治1.8万亩、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88%以上,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心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基地。推进琼中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实现隔离检疫中心热带果树种苗在琼中试养试种推广。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流通标准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公司和品牌。加快农业品牌建设。改造提升琼中绿橙、琼中山鸡、琼中蜂蜜等名优品牌,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申报创建琼中茶叶和琼中咖啡等一批“绿色琼中”系列农产品品牌,加快形成以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发展格局。
做强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 依托全省唯一“农”字头省级农产品加工物流园,放大全岛高速路网中心区位优势,做好四方流量对接文章,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将园区与湾岭镇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板块,加快推进中央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设,扛起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典范、乡村振兴龙头示范区、海南自贸港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地责任担当。到2025年,园区和湾岭镇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为全县贡献一半GDP,城镇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创新园区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法定机构+市场运作”的运行新模式,对园区予以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让“项目进园区、园区说了算”。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引进涉外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全面推进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核心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营商环境评价考核机制,制定园区投资准入清单、主导产业指导目录和重点招商产业目录,加强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模式。推进园区提质扩容。计划引入社会资本3亿至5亿元用于园区“五网”基础设施以及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实现园区发展迈向“质”的飞跃。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锚定“海南中央大厨房”“海南中央仓储冷链枢纽”“海南中央后花园”功能定位,引进3至5个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特色旅游等产业项目建设。争取申报中国(海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园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升国际商贸发展能级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