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的重要支撑。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动海南自贸港政策早期落实早期收获。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得罪企业就是破坏营商环境”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打造高效务实政务环境。坚持三级书记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完善落实县领导联系服务企业2小时问题解决机制和服务企业“三个清单”管理机制,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深化“放管服”“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探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以“拿证即经营”为目标,打造环节少、成本低、效率高的行业准营新模式。实行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制”“一项目一专班一措施”、审批服务“五个一批”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备案制,构建信用监管为基础的过程监管体系,强化“审管罚”三方联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生态旅游、现代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从规划布局、用地标准、投资强度、税收、生态环保等方面把好项目准入关,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完善项目建设全链条机制,加快项目储备,强化招商活动,探索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原则上逢双月集中签约,逢单月集中开工。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培育体制机制新优势,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对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开展摸底排查,制定机构编制人员台账,稳步实施事业单位、法定机构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等专项配套改革,推动行政人员编制向监管部门倾斜,建立与海南自贸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服务架构。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以交通、水利等领域为重点,对有现金流回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好投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稳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做强做优县三江源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县中部绿色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建立不同权属、不同用途建设用地合理比价调节机制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推行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推进农村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深化农村“三块地”等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加快建设“智慧琼中” 利用琼中抽水蓄能电站高山气温低、电量持续稳定等优势,引进企业合建琼中离岸数据中心,推动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积极谋划琼中智慧园区项目,建设以地理信息时空平台、IOT平台、云+大数据平台、数字集成平台、感知管理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为基础的园区数字化平台,实现园区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力争2021年9月启动建设。构建数字孪生治理体系,加快法治信息化平台、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一系列现代化治理和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全域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全要素数字化、虚拟化、实时可视可控,打造精细化智能社会治理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