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做好示范带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上向好。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通过“以会代训”“以会促学”的方式研究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共召开党建工作例会4次。打造省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2个、县级“四议两公开”示范点1个。实施发展党员“预审制”“备案制”,发展农村党员126名。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发展,通过事业单位入编的方式,考核招录现有的9名大学生村官,要求入编后在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切实把干部培养历练在基层。出台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方案,“1对1”结对培养746名后备干部。排查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1个,换届重点难点村7个,联合县民政局对换届重点难点村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预案,提前做好村级换届摸底和谋划相关工作。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每年与各党(工)委签订责任书,健全完善党建目标责任管理、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工作制度21项。充分发挥党建巡查作用,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7次,倒逼责任落实。做好志智双扶,整合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移动互联网等各类媒介资源,督促贫困群众自行收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39期,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配合省夜校办完成长征镇南什村百香果基地的夜校节目拍摄工作,持续加大对产业精准扶贫、农民增收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做好驻村帮扶力量全覆盖,实行“2341”驻村工作法,110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328人下沉一线,落实好“十抓十好”工作职责。每月通报工作队队员“钉钉”签到情况,疫情防控期间,通报2名履职不到位驻村干部,对履行领导责任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加强监督管理。完成全县2019年度驻村干部考核工作,21名驻村第一书记、9支驻村工作队、22支乡村振兴工作队被评为“优秀”考核等次;落实基层基础保障。投入1000万元扶持20个村集体经济,落实机关单位党建工作经费、各村服务群众工作经费、村干部工作补贴。为全县2300多名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481名村(社区)干部安排健康体检。注重一线关爱,共发放困难党员关爱基金4.6万元,惠及6人。补贴农村80周岁以上老党员每月200元,“七一”统一进行发放,惠及188人。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常态化在农村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每季度由乡镇对各村脱贫攻坚、环境卫生、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评优评先,通过以奖代补给予村两委干部600~1000元等不同等次奖励,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统筹抓好各领域党建工作。做好“两个覆盖”工作回头看,指导琼中海鼎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党支部,实现党组织覆盖旅游行业零突破。实施“园区党旗红、企业发展强”党建工程,以“113377”为抓手,构建园区党建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组织产业园区管委会、县总工会和团县委等单位领导干部前往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进行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县委组织部领导班子带领部业务科室和县委编委办深入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开展实地调研,谋划推动园区党建工作。联合各乡镇党委、县住建局对辖区内居住的“候鸟”党员进行走访,及时登记造册并根据“就近原则”将其纳入管理,共排查出“候鸟”13名,其中党员9名。9月对学校、医院等领域党建工作开展督导调研,重点了解“三会一课”、党费收缴和发展党员等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