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再就业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琼中不断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相关政策宣传,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琼中就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媒介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政策宣传,营造关心、帮助、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同时,举办以“政策暖人心 技能助就业”为主题的“2020年琼中县就业创业政策宣讲进乡镇活动”。2020年,深入各乡镇、企业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17场,惠及各类群体约4114人次,发放《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策汇编手册》《就业扶贫政策》等各类政策汇编材料1.50万多份,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
抗击疫情,稳定就业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出台《琼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就业政策工作方案》等多项政策文件,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有效推进稳就业、农民工务工各项工作;落实疫情期间各项补贴政策。为确保扩大就业目标的实现,琼中县人社、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第一,实施稳岗返还失业保险费。全县共筛选出符合申领2019年度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有海南海汽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琼中分公司等233家,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13.66万元,惠及企业职工人数3721人。7月,按照人社部政策要求,琼中加大稳岗返还力度,实施稳岗专项支持计划,向2~6月不裁员的企业补发上年度剩余50%失业保险费,共补发企业181家48.17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891人。第二,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2174人次1425.59万元。第三,落实隔离期间生活补助。发放3家省重点工程项目公司隔离期间生活补助137人38.36万元;发放非省(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隔离期间生活补助264人14.74万元。第四,落实省(县)重点企业招工补助。发放省重点项目招工补助276人16.56万元;发放县重点项目企业招工补助95人3.92万元。第五,落实人力资源机构推荐补助。发放海南天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琼中分公司推荐补助1人500元。第六,落实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返琼务工农民工一次性交通补助。发放国道G361什运至邦溪段改建工程海南路桥有限公司返琼务工农民工一次性交通补助107人7.04万元。
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通过琼中就业微信公众号、县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定期发布企业、岗位、招工数量等就业招聘信息。同时,采取“边培训、边招聘、边宣传”的方式,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持。2020年全县共举办招聘会活动21场(线上2场,线下19场),进场招聘企业587家,提供就业岗位8279个,达成就业意向3347人,累计发放就业扶贫政策宣传资料2万余份;强化“点对点”服务平台。为深化琼粤劳务协作,引导劳动者安全有序转移就业,琼中人社以专车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的方式,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积极推荐58名农村劳动力(贫困劳动力13名)外出务工,实现脱贫促收。全县共输送19批次135人返岗务工(贫困劳动力47人),其中省外63人(贫困劳动力16人),省内72人(贫困劳动力31人);搭建就业见习平台。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39号)《关于实施海南省青年见习计划的通知》(琼人社发〔2019〕60号)等文件精神,提高高校毕业生、16~24岁未就业等青年群体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琼中积极搭建更广阔的就业见习平台。全县完成琼中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县人民医院、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中心、县就业服务中心、海南中部绿色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的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工作,全县新增55名见习生上岗就业。发放各级就业见习补贴390人次36.67万元,为大学生和失业青年搭建见习平台、解决就业难题。
发挥平台引领作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以创业孵化基地为基准点,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以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激发创业活力,琼中于2016年10月创建了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的辐射作用,遴选了32名企业家、投资人、高校教师、行业专家等,成立创业导师团,对入孵的59家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保障。同时,通过采用“政府扶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为创业人员提供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直接带动就业劳动人数508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97人、返乡创业青年20人、返乡就业复员军人6人、下岗再就业职工19人、贫困劳动力141人、低保户3人、残疾人3人、其他219人;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8万人次、低保户3023人;举办创业大赛,激发创业活力。在总结前两届创业大赛经验基础上,精心谋划第三届创业大赛,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投身就业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大赛历时1个月,36个参赛项目历经初赛、复赛的角逐,遴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奖项12名。推选30个本土项目参加海南省自贸港创业大赛,通过“一对一”进行赛前辅导,其中20个项目分别晋级扶贫专项赛、旅游+复赛,最终有2个项目分别获得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扶贫专项赛决赛二、三等奖,1个项目获得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旅游+二等奖的好成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琼中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
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兜底安置 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针对当前百花一、二村易地搬迁劳动力家庭中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需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就业难等实际问题,印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百花一、二村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公益性岗位安置实施方案》文件,通过开发48个(营根城镇街道环境保洁员46个,城镇街道清运工2个)公益性岗位的形式,确保农村劳动力搬得出、能就业。同时,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发10个以上环卫、园林等岗位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实行“四类人员+村级公共服务岗位”安置就业模式,采取“一岗一户一人”的安置办法,开发村级保洁员、安全饮水管理员等9类村级公共服务岗位,帮助一批有转移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四类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全县累计安排村级保洁员、安全饮水管理员等9类村级公益性岗位上岗2679人。同时,在已有9类村级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2020年再新增开发路管安全员、防溺水安全管理员、光伏电站管理员、乡村振兴公益岗、民政协管员等5类村级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产业支撑、无力脱贫”的零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481人;开发疫情防控临时扶贫公益专岗。对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低保户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一批镇村宣传登记、防疫消杀、社区巡查等临时公益岗位(230个),采取“一岗一户一人”的办法,给予疫情期间临时性兜底安置,帮助一批有转移就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低保户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双管齐下,扶贫扶志扶就业 开展“组织贫困劳动力积极务工专项行动”。2020年以来,琼中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着力在“如何帮扶”上下功夫,制定《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组织贫困劳动力积极务工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贫困劳动力积极务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采取“八个一批”有效措施,实行“日督促、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扎实开展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专项行动,实现“3个确保”(确保只要贫困劳动力有务工意愿的,必须帮助实现务工;确保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者实现务工;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务工人数较去年只增不减);开展扶勤扶志军训活动。按照《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扶志扶勤扶技扶智军训活动暨就业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展军事训练,从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提升技能等方面,帮助农村劳动力增强致富信心,激发脱贫斗志,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并成功实现就业。全县共举办2期扶志扶勤扶技扶智军事训练,农村富余劳动力273名参训(贫困劳动力181人)。军训结束后,组织开展2期岗位对接招聘会,进场企业22家,提供岗位494个,达成就业意向131人(贫困劳动力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