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扶贫情况】认真做好“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工作 抓好住房安全保障。对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不限指标、不限名额,应改尽改,针对4类人员C、D级危房,按照每户补助不超过6万元的标准进行修缮加固或重建。2020年,省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已全部竣工并搬迁入住,完成省下达任务100%;抓好义务教育保障。严格落实“两条线”控辍保学责任,成立8个控辍保学工作组,创新控辍保学措施,通过向法院起诉、劝返等方式,督促厌学学龄儿童返学。共开展2场控辍保学审查听证会,对2户未依法履行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入学职责的监护人进行行政诉讼,并组织各界人士代表、83位未到校或就学不稳定学生及学生家长到场旁听,成为全省因学生厌学将其监护人“送上法庭”的第一例案件。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全程资助”和“一对一”关爱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实行特惠性补贴,2019—2020学年累计发放生活补贴和国家助学金2256.98万元,惠及贫困学子6796人次;抓好基本医疗保障。2020年,投入598.58万元对贫困人口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实现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实际报销90%以上、慢性病门诊报销80%以上、特困人员医疗费用报销100%。2020年1~12月,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累计补偿3766万元,受益群众达9615人次。对贫困患者实行分级诊疗,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医疗帮扶,县域内外的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一站式”结算服务。抓好安全饮水保障。投入748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4宗,投入151万元完成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组织开展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排查工作,国家和省级考核反馈、认领和自查的7大类15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突出抓好农业产业扶贫 投入资金1.5亿元,继续发展桑蚕、山鸡、养蜂等9大特色产业,采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种养大户)+基地+贫困户”等4种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帮扶资金或种苗折算入股到经营主体合作,累计建成特色产业项目152个,实现贫困人口覆盖率100%;完成全县产业扶贫项目联络员备案登记管理,安排项目联络员共84名,确保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合理;组织第三方会计机构对效益低下的110家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清算,目前评估清算已完成,将根据清算结果逐步落实整改;继续实施经营主体“带动奖补”和贫困户“以奖代补”“橡胶价格保险”等政策,全年已完成2019年度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保险理赔1457.55万元,其中贫困户理赔494.63万元,涉及贫困户5627户,平均每户获赔879.03元;2019年以奖代补资金已发放937.39万元,2020年主导产业奖补已发放490.06万元,疫情期间一次性生产补贴资金已发放422万元。
突出抓好光伏扶贫 全县建设光伏发电项目1511个,其中村级光伏电站48个、户用光伏电站1463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村22个、贫困户1005户。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21.51万元,贫困户收入220.62万元。
突出抓好就业扶贫 实行“四类人员+村级公共服务岗位”安置就业模式,开发农村保洁员、安全饮水管理员、临时扶贫公益专岗等15类村级公益性岗位,上岗3388人。其中,2020年新增开发乡村振兴协管员、道路管理安全员、防溺水安全管理员等5类村级公共服务岗位,安置就业479人。发放贫困群众交通补贴3683人175.08万元、务工收入奖补2925户662.1万元。
突出抓好金融扶贫工作 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力度,助推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全年,县域金融机构共发放5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39053.32万元,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8571万元的455.64%,发放10万元以下(含10万)符合贴息条件的农民小额贷款21571.93万元,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3223万元的669.31%,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2928户10703.48万元,发放覆盖率为50.9%;采取贷款展期、还旧借新和依法诉讼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前介入做好逾期风险处置工作,贷款逾期率降至0;落实全额贴息和延长贴息期限政策,2020年给予扶贫小额贷款贴息260.9万元。
抓好生态移民搬迁建设入住和后续帮扶工作 将地处生态敏感区的营根镇百花村、红毛镇合老村纳入富美乡村建设范围,实行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建成营根镇百花村50套宅基房、18套公寓楼,红毛镇合老村50套安置房及各类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完成营根镇百花村104户351人、红毛镇合老村44户165人的整体搬迁工作。抓好红毛镇合老村后续帮扶工作。投入扶贫资金40万元成立了琼中红毛合老黎苗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7户。动员贫困户17户34人入股琼中红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展养鸡产业,贫困户每年人均分红收益360元。整合新安置房屋10套作为旅游民宿商业用房和旅游民宿开发商业住房,并从本村聘用公司员工,按照经营收入10%归农户、90%归公司的合作模式,收入按月分配至农户,着力把合老村打造成集观光、农家乐、休闲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村寨;抓好营根镇百花村后续帮扶工作。为营根镇百花村搬迁群众建设人均20平方米的商铺,商铺收益按360元/年/平方米计算,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从全县公益性岗位中调剂出48个公益性岗位给百花一、二村村民就业,已有9人上岗。
抓好重点人群“六治”专项整治 以扶智扶志工作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重点人群“六治”专项活动,安排“六治”指导员186人,常态化进村入户,通过集中封闭军训、打击私彩赌博、落实以奖代补等方式,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落后观念。组织22家企业来到军训地点进行现场招聘,有131名参训学员达成就业意向。截至2020年,已开展集中封闭式军训活动2期273人,成功转化“六治”对象324人。
抓好困难群众综合性保障工作 及时落实民政救助、医疗保险等兜底保障政策,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2020年,共给予低保对象2449户562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270.94万元;发放特困人员440户444人特困供养金351.69万元;给予全县46名失能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服务,发放照料护理费31.84万元;给予生活困难家庭1564户5862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89.39万元,其中贫困对象384户1563人,发放救助金124.44万元;给予基本生活物资存在困难的贫困群众,发放防寒大衣613件,棉被613床等御寒物资;全年全县累计为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助4.30万人次,共发放703.98万元,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发放困难生活补贴2552次,发放27.04万元。
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出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对全县农村户籍人口开展第2轮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大排查,按照村级民主评议、村委会公示、乡镇审核和县级公告等程序,新识别有返贫风险的脱贫监测户8户24人和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户11户39人。制定边缘户帮扶措施表和脱贫监测户帮扶措施表,落实边缘户就业帮扶36户118人、产业帮扶33户86人;落实脱贫监测户就业帮扶43户152人、产业帮扶36户105人。率先在全省建立防贫综合保险制度,制定出台《琼中县2020年防贫综合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投入114.62万元为全县10.42万农村居民提供防致贫返贫保险保障,确保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6000元,全年已完成符合条件农户保险发放37户86.03万元。实现边缘户43户141人、脱贫监测户31户122人消除风险,无新增返贫风险的脱贫监测户和致贫风险的边缘户。
2020 年8 月4 日,国家统计局调研组到琼中县调研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县扶贫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