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至2020年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全部贫困村脱贫出列。有效抵抗疫情风险,全面消除因疫致贫返贫风险。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 至2020年底,全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贫困线标准,做到吃穿不愁,完成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鉴定或认定工作,实现住房安全保障。全部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40种慢性病门诊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特困人员实际报销比例达到100%,且不存在过度的医疗保障,健康扶贫“五道防线”得到有效落实。586名贫困学生得到教育扶贫资助共计185.56万元,实现贫困人口教育保障;不断完善村庄饮水设施建设,贫困户安全饮水实现100%全覆盖。
坚持效果导向,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加大产业扶持,投入资金627.6万元,购买肥料418.45吨、槟榔病虫害防控药物、割草机、喷雾器等物资,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继续规范产业扶贫“四种模式”,投入84.6万元,补齐2014年、2015年脱贫户的产业扶持短板,入股香猪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带动贫困人口85户376人。签订利益联结补充协议,解决“一发了之”“一股了之”问题;强化技术培训,2020年,采取以会代训、实地培训等形式,全年举办各类种养技术培训18期,参训2770人次,不断提升群众种养技术水平。稳定推进就业。累计开发公共服务岗位251个,全年实现贫困劳动力务工885名,比2019年增长23.6%。有效落实各项务工奖补政策,发放各类就业补贴72.32万元,涉及980人(户)次。以“奖补政策”激发贫困人口发展信心。累计发放主导产业奖补176户11.62万元和发展生产奖505户50.5万元,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发展信心,并扶持带贫新型经营主体7个发展相关扶贫产业,发放一次性生产补贴44万元;发放贫困户复工复产自救64户4.39万元。实现野生动物养殖主体成功转型。发放2家陆生野生动物饲养主体、40户散户退出补偿及转产支持和处置补贴共计89.69万元,其中散户补偿64.32万元。两家陆生野生动物饲养主体均实现成功转型,顺利走上其他产业发展正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支出958.02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1个,其中道路8个、文明生态村项目7个、饮水类项目5个、垃圾转运项目1个,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环境,民生保障进一步得到了体现。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全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好返贫综合保险制度,全面消除边缘户、监测户返贫风险,扎实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