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及2021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县本级
财政预算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琼中县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县人大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牢牢把握财政“四点”工作法,全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四篇文章,积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全面完成了县人大批准的预算和各项财政任务,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一)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44万元,圆满完成年度预算,增长6.7%。加上转移性收入361934万元(为决算预计数,下同),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22821万元、调入资金696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万元和上年结转结余收入32053万元,债务收入47060万元,收入总计441038万元。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7114万元,为预算的122.1%(指调整预算数),增长3.4%。债务还本支出16223万元,上解中央支出108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万元和年终结转结余16751万元,支出总计441038万元。
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118万元,为预算的100.6%,增长69.5%,上级补助收入33588万元(决算预计数,下同),上年结余结转453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000万元,收入总计76237万元。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298万元,为预算的110.5%,增长271.9%,调出资金6960万元,年终结转结余8979万元,支出总计76237万元。
根据关于做好国有资本经营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因我县条件不成熟,未编制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10259万元,为预算的149%;支出205801万元,为预算的144%,当年收支结余445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926万元。
全县安排一般公共预算预备费5000万元,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全年共动用4829万元,主要用于应急管理、病虫害防控、动物布病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等项目。
(二)2020年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44万元,圆满完成年度预算,增长6.7%。加上转移性收入361934万元(为决算预计数,下同),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22821万元、调入资金696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万元和上年结转结余收入32053万元,债务收入47060万元,收入总计441038万元。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2785万元,为预算的122.1%(指调整预算数),增长3.4%。债务还本支出16223万元,上解中央支出95129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万元和年终结转结余16751万元,支出总计441038万元。
县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118万元,为预算的100.6%,增长69.5%,上级补助收入33588万元(决算预计数,下同),上年结余结转453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000万元,收入总计76237万元。县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298万元,为预算的110.5%,增长271.9%,调出资金6960万元,年终结转结余8979万元,支出总计76237万元。
根据关于做好国有资本经营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因我县条件不成熟,未编制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10259万元,为预算的149%;支出205801万元,为预算的144%,当年收支结余445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926万元。
(三)预算调整情况说明
年度预算执行中,根据《预算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县财政局及时编制了全县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于9月提交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查批准。主要是2020年调整增加省转贷县级新增债券2000万元和抗疫特别国债29000万元。预算调整后,全县一般公共收入预算总量由年初预算的350302万元调整为352302万元(增收2000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9%(与调整预算数比,下同);支出预算总量由年初预算的350302万元调整为352302万元(增支2000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9%。预算调整后,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总量由年初预算的42503万元调整为71503万元(增收29000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117%(与调整预算数比,下同);支出预算总量由年初预算的42503万元调整为71503万元(增支29000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117%。
(四)2020年落实县人大、县政协和县党代表有关提案建议情况
县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县人大、县政协和县党代表提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电话沟通、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加强交流调研,强化督办跟踪,提高办理质量。2020年,县财政局承办县党代表提案2件,分别为《关于解决上安乡聘用人员工作经费的建议》和《关于完善推进我县橡胶保险工作的提案》;协助县人大提出建议1件《关于制定琼中县有关引进人才和重视本土人才管理办法的相关建议》。一年来县财政局承办的建议提案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按时在网上答复,办结率100%,满意度100%。
(五)2020年预算执行成效
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以及减税降费原因,我县税收收入低迷,在全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控风险任务艰巨等严峻形势下,财政部门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千方百计增收节支,竭尽全力确保平衡,完成了年初预算目标,并获得2019年度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集体、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考核一等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考核评比三等奖、重点课题调研三等奖、规范化管理考评优秀等次。
1. 在减税降费中实现了财政收入目标。
受疫情、减税降费政策等影响,我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我局积极组织税务局、自规局、住建局、国资中心等相关职能单位分析研判收入形势,及时掌握税源动态信息,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充分挖掘非税增收潜力,弥补税收缺口,全力以赴抓好收入工作。2020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44万元,较上年相比增长6.7%,圆满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
2. 在有保有压中强化了重点支出保障。
2020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7340万元,同比增长13.9%。在优先保障“三保”(即保国家工资、保正常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前提下,严格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合理扩大有效支出,全县一般性支出预算26204万元,较上年相比压减22.2%。“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568万元,较上年相比压减21.95%,将压减资金优先保障全县重点支出项目。一是保障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不断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合计34223万元,比上年增加2425万元,增长7.63%。截止12月31日,资金累计支出33611万元,支出进度98.21%。拨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320万元(2019 年24101万元),增长30%,完成支出30976万元,支出率98.9%,超额完成支出指标;拨付财政整合涉农资金29294万元,完成支出28795万元,支出率98.3%,以高出3.3个百分点的优势超额完成支出任务指标,全力做好扶贫绩效目标工作。积极开展扶贫资金动态监控试点工作和扶贫绩效目标考核工作,切实让扶贫资金效益普惠民众,助力扶贫资金监管,进一步扎牢全县脱贫摘帽根基。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十二个一批发展,2020年脱贫攻坚十二个工程资金103382万元,其中特色产业发展资金19465万元,实现抱团发展、永续脱贫;生态旅游4687万元,“什寒”“云湖”旅游扶贫模式得到较好推广,夯实了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基础;教育脱贫资金1473万元,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关爱和资助管理体系,避免因贫失学辍学,解决5830人贫困家庭学生读书难问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兜底资金400万元,解决2.3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超额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荣获“2020年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县”称号。二是大力加强生态环保建设。投入75109万元用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等生态环保建设项目。其中,投入17871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改善,投入404万元用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投入591万元依法拆违,确保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投入2834万元用于“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投入1841万元用于转运站、填埋场及设备配套等建设,获评全省唯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投入717万元用于开展“厕所革命”,确保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9.9%。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过程,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民生支出达33170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52%,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先投入到民生发展领域,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其中,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拨付64618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建设,占一般公共支出的16.27%。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高中教育“四免一补”政策、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政策。支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奖补普惠性幼儿园,学前教育“三类幼儿”资助标准由750元/人提高到1300元/人。拨付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2397万元,投入2814万元用于创建省一级学校,投入7526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及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方面。拨付83249万元用于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27897人;拨付17798万元用于发放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2642人;拨付2498万元用于发放城乡低保金,惠及6万多人次;拨付3461万元用于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惠及13016人。在完善城乡医保制度方面。拨付6955万元,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520元提高到550元;拨付1333万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69元提高到74元;拨付465万元,用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方面。投入住房保障建设12174万元,主要是拨付666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拨付6192万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947万元等。在推进科技文体发展方面。拨付7031万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322万元,文化旅游提升工程454万元,琼中县全民健身及体育赛事活动433万元,对外宣传经费569万元,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与系统运行维护163万元,“雪亮工程”暨网络化三期建设项目2444万元等方面的支出。
3. 在稳扎稳打中防控了财政运行风险。
一是积极化解历年暂付款项。坚持“控增量、消存量”的原则,继续执行财政暂付款项五年期化解方案,有效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二是加强清理、统计、监控,及时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和化解债务规模。组织开展全县隐性债务摸底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隐性债务底数,逐笔逐项制定了化债方案;并建立起隐性债务统计监测机制,逐月统计隐性债务变化情况,督促单位按照其制定的化债方案逐步化解隐性债务规模。三是积极推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消化拖欠款项,减轻企业负担,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四是坚持向上争取资金。强化各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的主体责任,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全县上下合力向上争取支持的氛围。全年共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56409万元,增加31873万元,增长9.8%。其中均衡性转移资金75884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44153万元、老少边穷转移资金(革命老区转移资金、民族地区转移资金、贫困地区转移资金)12482万元。
4. 在改革创新中提升了管理服务质量。
结合我县实际,抓住关键,集中力量,强化改革创新理念,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夯实科学理财、为民服务基础,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服务质量。一是制定《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暂付性款项分年度化解方案》,规范我县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进一步降低财政运行风险,保障各项财政支出安全。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狠抓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预算管理环节,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三是积极开展上级专项资金安排前期工作。将上级资金进行整理和归类,确保上级专项资金项目及时落地,加快资金支出进度。
总的来看,经过各级各部门的齐心协力、狠抓实干,2020年我县预算执行情况比预期要好,但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二是部分预算单位重分配轻管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以全面建设“一县三区五中心”为总抓手,全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四篇文章,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预算编制原则:一是支持政府过“紧日子”,精打细算,突出保障重点。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平均压减5%,三公经费压减3%以上。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行零基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严格财经纪律,敢于坚持原则,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加强预算管理,积极稳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二)2021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总量和结构
1. 全县预算总量和结构情况。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005万元,增长3%(预计数,与2020年完成数对比,下同);上级补助收入17896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5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502万元、调入资金6679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9万元,总计320546万元。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707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168万元,上解支出7303万元,支出总计320546万元。
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642万元;转移支付收入616万元,上年结余结转9099万元,收入总计88357万元。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561万元;加上转移性支出66796万元,支出总计88357万元。
根据关于做好国有资本经营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因我县条件不成熟,未编制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10259万元,增长13.3%(与2020年执行数对比,下同)。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05801万元,下降1.8%。当年收支结余445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926万元。
2. 县本级预算总量和结构情况。
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005万元,增长3%(预计数,与2020年完成数对比,下同);上级补助收入17896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5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502万元、调入资金6679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9万元,总计320546万元。县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697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168万元,上解支出7303万元,转移性支出30103万元,支出总计320546万元。
县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642万元;转移支付收入616万元,上年结余结转9099万元,收入总计88357万元。县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561万元;加上转移性支出66796万元,支出总计88357万元。
根据关于做好国有资本经营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因我县条件不成熟,未编制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10259万元,增长13.3%(与2020年执行数对比,下同)。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05801万元,下降1.8%。当年收支结余445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926万元。
(三)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将围绕支持农副产品加园区发展、打造国际足球产业小镇和体育产业聚集区、“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加强民生改善和兜牢“三保”底线、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重大支出政策安排预算支出。主要安排支出科目如下:
1. 教育支出63890万元。主要用于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合作办学(园)等。其中义务教育支出46412万元、高中教育支出8218万元、学前教育支出5202万元等。
2.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100万元。主要用于对低保、特困、孤儿、残疾等生活困难人员实施社会救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及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其中主要支出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9719万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支出10479万元、抚恤支出1601万元、就业补助支出1696万元等。
3. 卫生健康支出26358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医疗标准化及中医院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合作办医(院)等。其中主要支出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10016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6351万元、公立医院支出4487万元、公共卫生支出3721万元等。
4. 节能环保支出7068万元。主要用于城乡污水垃圾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处理、整治违法建筑工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建设运营补贴等。其中主要支出为自然生态保护支出4552万元、污染防治支出1346万元等。
5. 农林水支出47519万元。主要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农民小额贷款贴息等。其中主要支出为扶贫专项支出20181万元、农业支出10625万元、林业和草原支出2594万元、水利支出1299万元等。
6. 交通运输支出2300万元。主要用于公交车补贴、公路养护、对农村道路客运的补贴等。其中主要支出为公路水路运输支出842万元。
7. 科技、文化旅游和传媒支出5197万元。主要用于足球小镇发展、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和公益电影放映等。其中主要支出为文化和旅游支出4929万元、技术支出268万元等。
8. 住房保障支出6914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和营根洋棚户区改造等。其中主要支出为住房改革支出5852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215万元等。
9. 城乡社区支出6015万元。主要支出为城乡社区管理事务支出1088万元、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支出3227万元等。
10. 预备费5000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5%。
(四)其他情况说明
1. 部门预算安排情况。2021年,全县62个预算部门和所属187个行政事业单位(指二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总支出18058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0975万元,占部门预算总支出的67%,项目支出59614万元,占部门预算总支出的33%。全县14个非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总支出547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324万元,项目支出1150万元。为落实全面绩效管理规定,所有预算部门都设置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所有预算项目都设定绩效目标。
2. 政府购买服务情况。政府购买服务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列入当年预算。政府购买服务支出按预算执行,各部门(单位)应严格按照目录类别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年度预算,年度预算未安排资金的不得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不得把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增加预算单位财政支出的依据。
3. 2021年政府债务情况。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增政府债券额度,加大推进专项债券改革力度,积极配合做好专项债券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方案,将政府专项债券的风险严格控制在项目收益内,保障政府专项债券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同时,严格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继续落实政府隐性债务逐月统计监测机制,督促部门(单位)落实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计划。
4. 上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情况。上级提前下达我县2021年转移支付预算指标178964万元(截至1月10日),其中上级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指标40665万元。为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已将以上资金预算指标纳入2021年预算安排。由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还可以争取,请预算部门积极做好项目前期,争取上级专款保障各项项目建设。
5. 截至2021年1月全县支出情况。根据《预算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以安排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截至1月12日,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80589万元,已提前分配下达2021年基本支出预算指标120975万元,主要用于三保支出中的保工资、保运转。
三、完成2021年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十四五”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起步关键期,是琼中实现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元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改革再出发的坚定决心,多措并举,确保全面完成财政工作各项任务目标,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进管理改革
2021年开始全县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健全完善预算体系,进一步加大预算监督及执行力度。一是深化预算管理、预算绩效、预算执行、会计核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深化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监管机制,加快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建设。三是着力抓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降低财政资金沉淀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涵盖所有财政资金,并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单位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加大财政收入预测和分析力度,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切实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加快预算指标分配和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强化预算部门支出责任,不断提高支出执行力。严格执行支出通报制度,督促部门加快项目实施,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增长预期目标。
(四)全力筹措资金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要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以收定支,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对于因各种原因沉淀的项目资金,及时按照规定清理盘活收回。大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快资金分配,确保资金早日到位。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按以下三个方面逐项优先保障。一是保障上级对我县各项考核项目。二是按“轻重缓急”顺序保障重点项目。三是化解历年暂付性款项。
(五)支持配合人大监督
认真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等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加大审计问题整改力度,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代表委员工作,加强日常沟通交流,积极配合人大调研,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全力支持解决代表委员关注问题。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挑战多,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确保圆满完成各项预算任务,为争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琼中范例而不懈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