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 围绕搬迁对象稳定入住、旧房拆除复垦、资金管理、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等,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绩突出,1月,县扶贫办(生态移民局)被省移民局、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集体。
全面完成搬迁任务。通过继续开展搬迁动员和“进一退一”工作,三穗县全面完成了“十三五”18177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共搬迁4316户182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43户17544人、同步搬迁人口173户724人,县内搬迁4117户17427人、跨区域搬迁199户841人,搬迁对象稳定入住,同步建立了“一户一档”。
全面完成旧房拆除复垦工作。“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搬迁4316户,其中可不拆除旧房392户,应拆旧房3924户(16553人)。旧房拆除率、宅基地复垦率、复垦验收合格率、拆旧复垦奖励资金兑现率均达到100%,验收面积450.81亩,兑现资金4965.9万元(3924户16553人)。
全面完成资金结算工作。2017—2018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4个,即新建经济开发区小区一期工程、经济开发区小区二期工程、将军府小区、塘边小区(人民小区)。2020年8月完成4个项目建设资金县级审计,2020年10月省扶投公司派复核工作组到三穗县开展资金结算复核,并于10月30日出具复核意见。至此,三穗县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资金结算复核工作。
完成小区项目管理工作。8月6日,县扶贫办(生态移民局)分别向文笔街道、武笔街道移交易地扶贫搬迁6个集中安置小区(项目,含工业园区、美敏小区)管理工作,至此,县城安置点各安置小区分别由文笔街道、武笔街道进行属地全面工作管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组织人员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在各安置小区所有出入口设置卡点,强化应急值班值守,要求群众居家隔离,对小区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控制,做好体温监测登记等工作,严控传染源输入。加强应急物资筹备发放,组织开展上门“送口罩、送健康”活动,发放口罩2万余个,让搬迁群众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由于措施有力,疫情防控期间安置小区无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
全面开展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按照“不漏一栋、不漏一户”的要求,对县内搬迁的4117户4300套安置住房开展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10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毕。至此,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全部排除。
积极实施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全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项目2个,即:投入400万元实施三穗县活禽宰杀场建设后续项目,投入328万元实施台烈镇2020年度蓝莓产业化项目,2个项目预计可覆盖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330户1319人。
开展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按照省州工作安排,及时制定《三穗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方案》,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领导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登记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从县自然资源局、县扶贫办、九个乡镇、两个街道抽人到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专门负责不动产登记,加班加点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经过面积测绘、免税登记、土地报件、首次登记、转移登记,以及登记到户等多个环节辛苦的工作,全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4300套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全部办理完毕。
全面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建成第三幼儿园,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搬迁群众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全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7547人,住院2573人次,保内总费用1055.85万元,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报销905.52万元,综合补偿比达85.76%。农低保转城低保工作全面完成,享受城低保754户1894人月领取86.23万元。共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资金17216人2582.4万元,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全部覆盖。发放残疾人一、二级护理救助补贴335人2.07万元、托养补助0.54万元;特困供养16户16人,月领取特困供养金1.5万元。参加养老保险11800人,转移接续7926人。已迁移户籍8900人,对未迁移户籍的全部办理了市民证。培训和就业服务方面,开展就业信息大摸排12次,动态维护台账12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804人,创建就业扶贫车间12个吸纳就业205人;疫情期间组织601名务工人员免费乘车外出就业;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3450人,有培训意愿劳动力实现全覆盖。全年全县县内搬迁有劳动力家庭3946户劳动力8872人,已就业3946户7877人,其中县内就业2879人,县外省内就业556人,省外就业4442人,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文化服务方面,开展“过新年·感党恩”“话家常·唱赞歌”、文明礼仪等感恩教育宣讲培训20期,送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7场次观众2800余人次,舞蹈、声乐和器乐等文艺辅导12场150余人次,新市民意识培训6期培训群众300余人次,完成新旧住房对比照片悬挂张贴工作。在各安置小区开展示范户、身边好人评选,表彰82户(人)、文明楼栋2栋。组建文艺演出队5支,队员116人。2020年5月,彩虹社区被州委州政府评为文明社区,10月申报省级文明社区已公示完毕。社区治理方面,由街道、社区(村)实行“社区+网格+楼栋”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搬迁户门外张贴服务联系方式,实现管理服务工作人员与搬迁群众“对口”服务。由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为小区群众提供安保、保洁、房屋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派驻警力26人,组建了619人的治保组织队伍和15人的调解员队伍,调解纠纷100余起,安装视频监控663个。所有搬迁户明确干部一对一帮扶并每月定期回访1次以上,引导移民在新的生活环境里找到归宿感,快速融入城市新生活。基层党建方面,文笔街道、武笔街道党工委负责安置点基层党建工作,设立“6办9中心”内设机构。在安置点建立党支部7个、党小组11个,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2人、第一书记2人、其他两委成员9人,把220名搬迁党员全部纳入安置点所属地党组织统一管理。建立群团组织12个、自治组织7个,深入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形成了组织联建、工作联动的工作格局。2020年6月,武笔街道彩虹社区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全州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撰稿:刘丁铭 编辑:吴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