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保障】 严格守住安全第一底线的职责使命,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行业安全监管,强化产品质量监督。全年未发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有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食品安全监管更加严实。全县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373家,其中生产企业28家、食品加工小作坊141家、食品销售单位1336家、餐饮服务单位560家(含学校食堂113家)。完成县级抽检食品110批次,合格率98.18%;县级食用农产品242批次,合格率99.17%;配合上级部门抽检食品228批次,合格率97.81%。开展中考期间、秋季校园食品安全等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28人次,检查中、小学(幼儿园)食堂243家次,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3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3份。开展节假日、白酒、食盐、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食品等专项整治,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出动执法人员152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88家次,现场督查整改问题51个。开展食品安全集中宣传16次,重点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厉行节约、文明餐桌等,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横幅28条、摆放宣传展板16块,现场接受咨询2000余人次。药械使用更加安全。全县有药品经营企业76家,严格按照严进严管要求,强化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审查新开办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企业3家,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10家,药品经营企业许可到期换证25家,药品经营企业变更事项25家。开展特殊药品、疫苗接种单位等专项检查,督促药品医疗器械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81家次,依法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完成药品抽检任务30批次,合格率100%。开展药品安全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药品经营单位法律法规知识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培训会1期,培训74人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成效更加明显。全县在用特种设备507台,有在册气瓶27851支,纳入平台系统气瓶26391个,登记率94.76%。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依托“贵州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对全县在用特种设备实时监管,出动执法人员312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03家次,检查特种设备698台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指令书8份,查封违规使用特种设备10台。完成电梯投保216台,投保率52.68%。应用“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双控”工作,建立“两个清单”业务培训,加强“两个清单”建设,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完成95%以上,全省排名第9位。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三穗行”活动,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多次组织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企业)召开特种设备安全会议,对使用单位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涉及单位71家次。组织开展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1期。产品质量更加安全。围绕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群众消费热点和投诉热点工业产品开展监督抽检并开展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户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抽检工业产品25批次,合格率100%。对全县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2家(贵州安洁塑业有限公司、贵州领想科技制造有限公司)实现100%全覆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