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The report of 2019 budget implement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draft of
2020 budget report of xiuying district
——2020年6月28日在秀英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海口市秀英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海口市秀英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秀英区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财政部门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牢牢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助力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批准的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秀英的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和城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一)2019年预算执行总体情况
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30424万元(待决算后略有调整,下同),同比增加15162万元,增长4.8%,完成预算的110.9%。其中,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246万元,同比增加13710万元,增长9.8%,完成预算的100.7%;返还性收入10258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6844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9292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3626万元,调入资金55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000万元。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28862万元,同比增加17226万元,增长5.5%,完成预算的110.4%。其中,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871万元,增长5.0%,完成预算105.3%;上解市级支出5042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57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562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总收入30602万元,同比增加2330万元,增长8.2%,完成预算的144.7%,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780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27474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2348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总支出29815万元,同比增加3891万元,增长15.0%,完成预算的140.9%,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29278万元,调出资金53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787万元。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0万元,完成预算70万元的100%。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万元,完成预算70万元的100%;其中,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0万元,调出资金20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结转。
(二)2019年财政运行主要成效
1. 挖潜力促增长,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多渠道挖潜增收,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2019年,在坚决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实行全域限购等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措施的情况下,我区税收形势较为严峻。财税部门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加强对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土地增值税清算和契税征管,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同时通过加大国有资源(资产)处置力度和盘活非税专户等措施挖潜增收,非税收入增幅69.7%,有效弥补了税收增长的不足。2019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246万元,增长9.8%,完成年初预算的100.7%,圆满完成收入目标,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二是坚持内部挖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根据省政府《关于做好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工作的补充通知》(琼府〔2017〕32号)文件精神,盘活整合各类财政资金,统一收缴盘活各预算部门存量资金31405万元,主要用于环卫一体化PPP项目、禁养区关停补偿经费、镇域污水处理工程、乡村振兴工作经费、拆迁打违等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稳增长、促发展”的作用。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大力支持。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主动协调,通过积极争取,2019年获得上级专项资金69292万元,增加12100万元,增长21.2%,有效助力我区发展。
2. 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合计955万元,实际完成支出合计955万元,支出进度100%,支出进度在各区中位列第一,其中产业帮扶投入446万元、危房改造安排55万元、教育扶贫投入64万元、医疗帮扶投入21万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369万元。2019年我区精准退出102户210人,全面完成今年计划减贫任务,至此我区贫困户已全部精准退出,建群村、玉下村、城西村、马坡村4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4.23%降至0%,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在2019年脱贫攻坚大比武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市区级排名中,我区位列第一。
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拨付禁养区关停经费6548万元,加快推进我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程,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拨付重点生态功能区经费975万元,统筹用于环境修复,其中拨付730万元用于关闭富力盈溪谷附近砖厂;拨付454万元用于环境监测与监察,防控环境污染;拨付283万元用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进一步掌握我区环境保护的基础数据。
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债务管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区级政府性债务管理协调机制。摸清政府隐性债务,制定优化化解方案,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对我区实施的PPP项目开展合规性自查,确保不突破10%红线。开展财政暂付性款项化解工作,将政府长期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管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 惠民生增民利,持续保障民生投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民生投入始终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在保障民生支出投入规模的同时,更注重提升民生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惠及民生福祉的广度和深度。2019年,全区民生支出完成21.4亿元,占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3%,增长4.7%。
(1)优化“三农”投入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年农林水支出3.8亿元,完成预算的108.9%,同比增长1.1%。拨付12384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整治,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拨付非洲猪瘟防控与扑杀工作经费6346万元,阻滞猪瘟疫情传播;拨付5620万元,用于水体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改善五源河工业水库水体环境;拨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129万元,累计补贴面积6.23万亩,累计发放2.26万人次,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农业发展;拨付1954万元,用于农村污水处理和饮水安全工程,使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的生活饮用水。
(2)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全面落实教育惠民。全年教育支出4.6亿元,完成预算的113.2%,同比下降2.0%,主要是一次性支出减少,如2018年补发2016年度教育系统基层精神文明奖。拨付公用经费5846万元,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拨付教育发展综合改革专项资金4066万元,继续推动教育优质发展;拨付教育费附加支出3884万元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我区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及教育发展均衡化;拨付学生游泳教育经费885万元,确保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拨付建档立卡家庭教育扶学补助281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549人;补助困难家庭子女寄宿生生活费169万元,惠及困难学生3675人。
(3)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乡保障水平。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亿元,完成预算的110.6%,同比增长13.4%。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保体系全覆盖,保障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拨付城乡低保资金1503万元,惠及全区城乡低保对象2743人,拨付特困供养人员补助资金643万元,惠及739人,拨付1107万元,为全区80岁以上7055位高龄老人发放长寿及百岁补贴;拨付1824万元用于优抚抚恤及义务兵家属优待;拨付1092万元,用于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拨付500万元,用于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
(4)改善卫生医疗条件,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年卫生健康支出3.4亿元,完成预算的115.7%,同比增长16.4%。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正常运转,拨付9804万元用于参保农民的新农合财政补助配套资金;拨付7509万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拨付2406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为群众提供普惠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巩固和完善基本医药制度改革,拨付1558万元,在全区7家镇卫生院、94家行政村卫生室和1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拨付1540万元用于病媒生物防治,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5)助力城市更新,着力改善城乡社区环境。全年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4%,同比下降5.1%。拨付26150万元,用于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进一步改善我区城乡环境卫生条件;拨付3129万元,用于市政道路、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双创”小街小巷维修改造、恩祥新城北大附中附小市政配套路网工程等;拨付1489万元用于打违整治经费,进一步维护城建秩序;拨付764万元,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加强住房保障建设。全年住房保障支出1.4亿元,完成预算的217.9%,同比增长96.2%。拨付1.2亿用于新海学校迁建,保障校舍的建设;拨付426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拨付269万元,用于向符合条件的在市场租赁住房的城镇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发放租赁补贴。
4.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2019年我区积极规范预算管理,确保我区财政平稳运行发展。一是加强监督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已追回172人次共167083元,有效遏止套取惠民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抽查东山镇政府等12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的情况,督促问题整改,提高单位财务公开透明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东山镇、永兴镇等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开展2019年扶贫项目绩效目标填报,11个项目涉及扶贫资金955万元,扶贫动态监控系统中绩效指标填报比例100%,绩效指标审核比例100%,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引导作用;开展绩效自评抽查和重点评价,抽取区教育局春季教育帮扶项目、区扶贫办商业保险扶贫项目、永兴镇政府产业帮扶项目开展自评抽查,选取区教育局春季教育帮扶项目开展重点评价。通过切实有效的财政监督和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建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琼发〔2018〕19号)要求,建立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并向区人大汇报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加强对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组织全区127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2018年度资产报表填表工作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操作培训,督促各单位摸清“家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三是创新建立财务报账查询平台,实现财务报账工作高效化。整合资源,建立“一站式”财务报账制度查询平台供预算单位财务人员查询相关的财务报账制度,进一步规范我区财务会计报账资料及流程,实现报账会计资料的统一、完整,加快财政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2019年财政运行平稳。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如:税收较依赖于房地产业,税收增收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叠加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围和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支出需求越来越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管理等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0年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各项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0年预算编制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原则,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支出预算安排的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围绕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目标以及我区“十三五”规划目标,结合可用财力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统筹安排,重点保障乡村振兴(含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城市更新治理、城乡地区“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脱贫攻坚、禁毒大会战、扫黑除恶、政策性增资以及其他重点项目支出。
(二)全区财政收支预计
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0734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9516万元,增长3.2%。其中,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272万元,增长6.5%(与上年完成数比);返还性收入10258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6800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5011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8212万元,调入资金21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0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562万元。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0734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9516万元,增长3.2%。其中,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2343万元,增长5.9%,上解市级支出55000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结转。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238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同比下降59.5%。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10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1085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787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1238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同比下降58.5%。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382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结转。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70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70万元。其中,国有资金经营预算支出49万元,调出资金21万元。收支相抵,无结余结转。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以安排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以及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截至2020年3月25日,区财政下达预算指标88733万元。其中,下达2020年部门预算指标40818万元,上一年度结转预算指标38012万元,根据单位的申请和政府的批示,下达预拨指标9903万元。下达的指标中实际支出40998万元。
(三)主要支出科目的安排情况
主要支出科目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036万元,增长3.6%(与上年预算数比,下同);教育支出46715万元,增长1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549万元,增长9.8%;卫生健康支出33600万元,增长13.7%;城乡社区支出45553万元,增长3.0%;农林水支出38212万元,增长9.7%。
(四)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总体平衡、实事求是”的预算编制原则,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围绕区委、区政府2020年工作目标及任务,多渠道统筹各类资金,服务好秀英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 压实“三保”保障责任,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维护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加大统筹能力,优先用于“三保”支出和疫情防控,确保按时足额兑付,特别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2020年我区安排基本支出99099万元,增加8493万元,增长9.37%。预留“三保”经费2.5亿元,不折不扣落实“三保”支出责任。
2.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保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2020年工作目标及任务,结合区级可用财力,按照轻重缓急原则保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主要如下:一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保障,安排资金19338万元。其中,安排乡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962万元,用于加快补齐城乡“五网”设施建设短板;安排农村综合改革资金1500万元,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农村厕所清掏转运经费3014万元,进一步打造适宜农村人居环境;安排特色产业扶持资金4160万元,继续推进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永兴电商产业等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推广,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二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美丽秀英”建设,安排资金6636万元。其中,安排生态文明“六大专项整治”资金3000万元,坚持不懈抓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安排水域保洁资金2380万元,做好秀英区水域和海岸线生态保护,促进人居环境提升。三是加大城市(社区)更新投入,提升城市品质,安排资金共7017万元。其中,安排市政道路改造维修及绿化养护资金3362万元,用于城市道路路面修补及改造,改善城市形象;安排文明大行动经费715万元,用于进一步巩固“双创”成果;安排城市公共服务配套项目2310万元,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城市社区持续更新。四是推进“平安秀英”建设,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安排资金2250万元。其中,安排雪亮工程300万元、扫黑除恶500万元、禁毒管理1050万元等,用于社会综合治理、雪亮工程建设、禁毒大会战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五是支持精准扶贫。安排2020年区级脱贫攻坚项目资金1000万元,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3. 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深入推进民生发展。民生投入始终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2020年,安排民生支出19.8亿元,占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
(1)维持“三农”保障力度。农林水支出预算安排3.8亿元,同比增长9.7%。主要包括:安排特色产业扶持资金4060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200万元等,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乡村风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安排五源河工业水库水体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3000万元,指引和保障水环境治理朝着人水和谐目标发展;安排农村安全饮水项目400万元,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安全的生活用水;安排100万元用于文明生态村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区文明生态村总数和比例,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支持教育事业进步。教育支出预算安排4.7亿元,同比增长16.1%。主要包括:安排教育费附加资金2000万元、税改转移支付200万元和学前教育建设资金3000万元,集中用于开展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等教育重点工作,改善办学环境和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安排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800万元,鼓励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安排学生游泳教育经费734万元,促进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学生的自救、急救能力;安排475万元用于学校安保服务购买,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安排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经费272万元,用于改善学校班主任工作条件和加强班级管理;安排学前教育券区级配套资金200万元,加强幼儿教育建设,做好3~6岁在园幼儿学前助学券发放工作,缓解适龄幼儿学前教育压力。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安排2.7亿元,同比增长9.8%。主要包括:安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区级资金1485万元,用于发放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安排城乡低保及特困人员供养区级配套资金1488万元,为城乡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做好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安排高龄及长寿补贴658万元、长者饭堂437万元、老龄事务404万元、敬老院管理经费199万元等,保障广大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福利,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安排残疾人两项补贴经费628万元,做好残疾人补贴工作;安排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经费156万元,做好困境儿童生活补贴发放工作。
(4)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卫生健康支出预算安排3.4亿元,同比增长13.7%。安排疫情防控经费2000万元,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安排1467万元,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财政补助;安排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偿经费1199万元,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安排880万元用于病媒生物防治,减少四害滋生场所;安排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339万元,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所能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安排城乡医疗救助100万元,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5)推进城乡社区发展。城乡社区支出预算安排4.6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包括:安排环卫一体化PPP项目19650万元,用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安排“双创“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2272万元,维护城乡道路基础设施;安排水域保洁经费2380万元,保护水域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对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安排农村厕所清掏转运经费1814万元,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安排绿化管理经费813万元,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三、2020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2020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握高点、突破难点、防范风险点、做实亮点,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乡村振兴和城乡整合发展、支持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4篇文章,为海南自贸区海口地区建设,扛起秀英财政的责任担当。
(一)强化预算收支和执行管理,确保完成全年预期
收入方面:一是加强财政收入征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房地产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减税政策等影响,今年我区税收收入形势极为严峻。财税部门将继续深化税收形势分析预测工作,加强重点税源和非税收入调研跟踪管理,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及针对疫情的税收政策措施前提下,努力挖掘潜在税源,依法组织收入,推进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二是引导和鼓励各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和扶持奖励资金,继续做强秀英财力。同时,着力改善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持久的区域竞争力。
支出方面:一是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支出预算安排的第一位。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勤俭节约、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在保障“三保”支出的基础上,支持“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出需求等,合理保发展、保建设支出。二是优化支出管理,健全绩效考核挂钩机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预算,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项目支出进度督导,强化财政支出通报、约谈、回收盘活等机制。
(二)加强预算激励约束,完善预算编制“五挂钩”机制
参照省市做法,继续加强预算激励约束,2020年我区部门预算编制实行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挂钩、预算编制与存量资金挂钩、预算编制与预决算公开监督检查挂钩、预算编制与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挂钩、预算编制与违反财经纪律挂钩的“五挂钩”机制。一是对2019年10月31日预算执行进度低于85%的预算单位,扣减其2020年工作经费项目预算额度。二是对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查出并认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市委、市政府“二十一条规定”和区委、区政府“二十四条规定”,私设小金库,贪污及挪用公款等违反财经纪律的预算单位,统一扣减单位2020年度单位公用经费预算5%。三是建立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挂钩机制。对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综合评价排名后3位的部门,分档核减部门下年度经常性项目预算。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财政管理职能
一是建立健全存量资金回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稳增长、促发展”的作用。一方面,严格控制权责发生制年底列支资金规模,预算单位申请年底列支的资金应符合项目已经启动、能够在下年度3月底前完成支出等条件;另一方面,完善存量资金盘活机制,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每年3月底及时收回未能形成支出的存量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持续落实政府隐性债务逐月统计监测机制。按月组织全区各单位统计政府债务数据,着力控制新增债务,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三是规范我区政府长期支出责任管理。一方面,继续加强我区政府长期支出责任管理,对后续新增的政府长期支出责任进行严格控制,防范财政支出风险,守好底线抓实风险防控。另一方面,保障PPP项目年度支出责任。对我区已入库PPP项目,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将区级承担付费部分及时足额纳入当年年度预算安排,确保合理化解债务风险。
(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大力推行扶贫资金试点绩效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政府能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多的事。2020年继续扩大绩效管理范围及规模,同时确保我区所有扶贫项目100%纳入绩效目标管理,从而进一步压实扶贫绩效责任。一是继续强化预算目标源头管理。对纳入2020年部门预算的项目,单项超过50万元的要求填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材料,没有50万元以上项目的预算单位要求自选一个项目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做到源头管控。二是扩大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范围及规模。在以前年度预算项目中选择涉及民生、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项目实施财政重点评价,增加项目数量及扩大资金额度。三是重视评价结果应用。通过客观分析评价结果,总结经验,同时,可将绩效评价工作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逐步建立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四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建立扶贫资金项目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工作。
(五)加强财政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环境
按照“放管服”精神,赋予预算部门更多的管理权限,政府经济分类款级科目由部门自主审批调整,强化部门预算主体责任。继续全面推广实施政府采购网上商城,落实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政府采购协议(GPA)对外开放试点的要求,助力海南自由贸易区新发展;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水平,确保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全面规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全面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
各位代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海南呼唤着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奋发进取,拼搏创新,扎实做好2020年财政工作,为做大做优作强秀英、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为建设美丽中国海南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杜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