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武笔街道地处三穗县城境内,根据2019年8月2日《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黔东南自治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9〕84号)、2019年8月23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黔东南自治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的通知》(黔东南府办函〔2019〕107号),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从贵州省三穗县八弓镇析出设立,街道办事处驻武笔社区。
武笔街道下辖原八弓镇武笔社区、彩虹社区、青洞村、中坝村、吉洞村、美敏村、木界村,共计5个行政村、2个城市社区,现有85个村居民小组9217户35022人。目前,武笔街道共有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分别为彩虹社区、武笔社区和新穗小区,管理的移民有2915户11873人(其中贫困户2715户11145人)。至2019年末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武笔街道辖区面积38.92平方千米,有山林3.32万亩,耕地1.3万亩,其中田0.89万亩,土0.41万亩。
武笔街道现有编制48名,在编干部43名,其中,公务员编制数15人,在编11人,缺编4人;事业编制数33人,在编32人,缺编1人(另有机关工勤编制1人,不计入街道总编制)。武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内设6个机构,分别为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所属9个事业单位,分别为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和交通环保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科技宣教文化信息中心、财政所、扶贫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
主要成绩。疫情防控工作再推进。武笔街道是三穗县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组织领导各级干部群众,举全街道之力,为三穗县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坚强保障,确保了辖区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自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武笔街道牢牢守住村(社区)这个关键点,迅速集结防控力量,全面铺开疫情防控工作;街道共设置小区卡点4处,共排查进出人员16431人次,进出车辆729辆次。组织街道、村(社区)两级学习传达各级防控工作要求与安排部署专题会议精神,对外来人员尤其是境外和疫区、疫点来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摸排,利用农村(社区)大喇叭、广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及时向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街道、村(社区)两级联动,排查出湖北籍以外的外来人员122人,湖北籍、武汉入穗人员9人,境外返穗人员6人,均无症状,送往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检测、观察人员共计67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年底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凝心聚力,脱贫攻坚工作再发力。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举全街道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8月上旬,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全力推进产业建设。2020年,在青洞、木界、中坝等3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90万元,实施四季葱种植、桥头人畜饮水工程、林下菌、冷链物流制冰设备、林下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葡萄升级改造、彩虹室内食用菌、林下鸡养殖等8个扶贫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并已完工5个,3个正在有序推进中。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个,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706户。主抓贫困劳动力家庭就业工作。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1164人次、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1202人次、政府有组织输出杭州就业20人,实现有劳动能力家庭1户1人以上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业创业3256户6229人。不断巩固脱贫保障措施。饮水、住房、低保等脱贫保障不断完善,完成桥头村人饮提升工程建设,惠及群众422户1807人;对10户农村住房进行改造补短板,补助资金42300元;5月完成对城乡低保提标审核工作,低保实行动态管理,自5月以来,审核上报临时救助33户130人,发放救助资金93800元,有25户28人特困对象,月发放26264元,在册孤儿2人,月发放2100元。
创新模式,产业结构调整再升级。林下经济方面。党建引领,做强林下经济。以青洞、美敏、中坝、吉洞四个坝区为重点,在木界、美敏等“强村”建立林下经济示范点,精心选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专班+合作社+责任区管理”等模式,辐射带动5个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项目4个,预计将全覆盖带动57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因势利导,做活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结合市场导向,因势利导发展林下产业。通过租赁的方式在武笔街道5个村盘活土地,新增种植中药材150亩,林下菌350亩,林下养鸡3万羽。产业引进,做宽林下经济。在原来自主产业的基础上,引进食用菌菌棒加工生产线,菌棒加工生产按年产500万棒菌棒,年可获利300万元;并新建了杨梅岭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中心,可储藏肉类100吨、蔬果300吨。同时,还建成空气能烘干设备房200立方米,日烘干量达5000千克。
坝区产业方面。精准选择产业。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坝一业”的思路,围绕食用菌、油茶、蔬菜、精品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结合各坝区气候、海拔、土壤等生产条件,因势利导,选准主导产业,采取稻田综合种养、提高复种指数、种养结合等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夯实配套设施。以四大坝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一坝一策一方案”的要求,分批分期配套完善机耕、灌溉、冷链储藏等基础设施。培育经营主体。全年公司和合作社达到10个,合作社和公司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主力军。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联户或单户独立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开展产业技术培训20余次,1200余人次,农技专家下基层和田间地头指导服务35次,聘请乡土技术人才3人对香葱、枣、猴头菇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狠抓品牌创建。完成玉木耳包装和QS认证,注册“葱满幸福”蔬菜商标;启动果蔬分拣包装生产线建设,8月已投产。抓好产销对接。依托D球村、三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线上销售平台、不断疏通网络销售渠道;积极发挥合作总社线下平台的作用,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中心,做好产品的保鲜、烘干、储存和销售包装准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将产品推向杭州、广东、重庆、四川等省外市场,全年实现200余万元销售额。
抓细抓小,维护社会稳定再提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好“七五”普法的收官和“八五”普法的谋划工作,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武笔街道、5村2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遵守“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明确决策事项的范围和内容,严格决策程序和步骤,全面推广民法典。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次,共受理矛盾纠纷14起,成功化解10起。全面开展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工作,并落实管控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共出动检查282次,出动检查人员608人次,检查行业893余家次,排查出隐患163项,已整改163项,整改率100%。抓好扫黑除恶工作。开展扫黑除恶大宣传5次,发放宣传资料共20000余份,宣传受众达30000余人。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共受理信访件5起,2起为州督办件,3起为县交办件,5起已全部办结。对历年来重要重点人员、群体性矛盾纠纷等开展全面彻底的大排查工作4次,确保辖区重点人员的日常稳定,不发生到州赴省进京非访现象,确保2020年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期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安全稳定。抓好禁毒工作。依托2020年综治(平安三穗建设)宣传月活动暨禁毒“大扫除”专项工作开展禁毒集中宣传活动4次,反邪教、打击非法传销等工作,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人次。全面开展人民群众“双提升”工作,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双提升”工作的意义和内容,在人民群众中“知晓率、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守好底线,生态环保再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半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贵州考察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精神6次,听取街道生态环保工作汇报6次。加大资金投入。全年生态环保方面的工作经费预计支出达20余万元,其中包括环卫设施更新、保洁员队伍的配置、村容村貌整治以及环保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整改检查。坚定政治站位,配合县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做好三穗县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督察问题的整改。在武笔街道辖区组织开展水源安全抽查工作18次,畜禽养殖污染自查自纠工作3次。
年度特点。精选产业,发展壮大猴头菇经济。抓实木界林下猴头菇基地建设。木界岑克林下猴头菇示范基地第一期规划建设300亩,2020年已完成林地流转280亩,完成林地整理220亩,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即将完成种植规模。加大木界菌棒生产线发展力度。目前菌棒生产厂已全面建成,菌架搭建6700个,已投放菌棒5万余棒。基地建设正围绕《三穗县食用菌建设推进方案》的要求,有力有序推进,预计年产值达1750万元以上。
易地搬迁后续服务工作。聚焦易搬群众就业。引进苗绣、民间传统布艺生产车间、竹编等相关扶贫产业,以民间传统工艺为依托,提高搬迁群众工作技能含金量,引导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创收与致富的双赢,全年已开设扶贫车间3个,带动100余户搬迁群众就业。聚焦特殊人群。开办四点半学校、举办留守老人、儿童生日会、开展易搬儿童夏令营活动等,满足特殊人群关爱需求,为易搬家庭劳动力外出创业就业解决后顾之忧。6月,武笔街道彩虹社区党支部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12月20日武笔街道彩虹社区获得全省文明单位称号。
成立联社,搭建合作社“抱团发展”平台。为破解单一村级合作社散、小、弱以及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为各村合作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武笔街道成立贵州聚力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社,以联社为依托,把全街道乃至整县的所有产品囊括于内,进行商标注册、包保销售、规范化管理、规模性生产,合作打造“地球村三穗生活馆”线上销售平台,帮助销售农产品金额达150余万元。全年,联社共有入股群众3000余户,实现贫困户全覆盖,按照利益联结模式,已累计分红200余万元,直接带动400余户贫困户就业。
存在问题。2020年,武笔街道工作成绩显著,但也应清醒看到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是资源优势发挥不足,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能力不足;乡村旅游发展步伐较慢;村级组织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中党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支部书记总体素质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