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岗位】 深入开展定向型、订单型、输出型、扶智型“四型”培训,抓好劳务协作和扶贫专岗开发。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按1000元/人的标准,对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1351名贫困群众进行了转移就业奖励;针对贫困户、边缘户和监测户,开发护林员、卫生防疫消杀员、保洁员、管水员等公益性岗位395个,其中杭州及华侨城帮扶安置的村级保洁员工资500元/月,国债抗疫资金安置的临时乡村公益岗工资400元/月,护林员工资800元/月,卫生防疫消杀员工资800元/月。扶贫公益性岗位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同时,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服务,围绕“一户一技能,一户一就业”的思路,通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定期举办招聘活动、推荐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组织群众外出就业,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全年全镇易搬劳动力通过组织化引导,共有422户有劳动力家庭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