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秀英区委组织部积极抓好党建促脱贫,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强化脱贫攻坚战斗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海南省委“市县包镇、乡镇包村”的要求,调整充实9名科级干部担任战斗队中队长,确保1名中队长只包1个村,安排35名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兼任脱贫攻坚战斗队副中队长,将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纳入战斗中队成员,按照1套人马2块牌子,指导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队加挂“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牌子,实现力量整合,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二是全面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每季度召开1次驻村工作队例会,每2个月召开1次驻村第一书记例会,研究推动扶贫工作。建立健全各类队伍工作日志、考勤签到、请示报告、请销假、钉钉管理(DingTalk,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移动办公平台,由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用于业务沟通和工作协同。采用钉钉软件,可及时了解工作人员上班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加强对外出人员的工作管理,简化内部的日常各走各路流程)等工作制度,将5名大队长、15名副大队长、37名中队长、53名副中队长、229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98名脱贫致富电视夜校管理员纳入“钉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推动驻村干部派出单位落实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推动资源下沉。秀英区将脱贫攻坚实绩作为考核考察、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评先选优、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全面压实压牢主体责任。三是选优派强驻村工作队力量。全年共选派第一书记30名,驻村工作队9名,向全区6个镇70个行政村派驻76支乡村振兴工作队229人。印发《关于开展驻村第一书记“老带新”“传帮带”工作的通知》,确保驻村帮扶稳定性和工作延续性。调整任命4名驻村工作队队长,优化调整1名因身体原因无法胜任的驻村队员。对“三类人员”工作日志本进行整合,全面取消“钉钉”线上工作日志,每名驻村干部仅填写1本日志,有效减轻驻村干部工作负担。四是加大一线扶贫干部激励关爱力度。下发《海口市秀英区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选拔重用优秀干部的实施办法》,年内提拔重用在基层一线脱贫攻坚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22人次。在工作保障方面,累计安排680万元保障各类队伍运转经费(驻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每队15万元,驻村工作队每队5万元、第一书记2万元、驻村工作队2万元)统一购买基本工作生活用品,妥善落实驻村干部电动车、空调、床上用品等生活保障;落实驻村干部生活补贴、意外保险、健康体检,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到扶贫事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五是着力推动志智双扶。把脱贫致富电视夜校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全年累计组织收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47期4.9万人次;下发《关于在电视夜校工作中开展“唱响新时代 打赢脱贫战”主题歌唱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课前十分钟学习活动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电视夜校“五查五抓五提升”活动的通知》,不断拓展夜校工作的内涵和任务,发挥好扶志扶智主阵地作用。抓好重点人群“六治”(“治懒散”“治酗酒”“治私彩”“治浪费”“治不孝”“治脏乱”)专项活动,全区70个行政村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设立道德“红黑榜”,营造孝亲敬老、邻里和睦、庭院整洁、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六是以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制定印发《秀英区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按照每村不少于50万元标准,计划用4年时间扶持35个行政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到2022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指集体经济薄弱、财政亏空的村子)。全年下拨700万元扶持东山镇14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召开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会,推动政策、项目、资金向农村倾斜落实。2019年7月,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次例会在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召开,省委组织部、各市县参会人员对秀英区乡村振兴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