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品牌打开销路
黎家妹子符小芳的家也是从雨林里搬出来的。她捕过鱼、种过果,爱读书、肯吃苦,很早便有开个家庭农场的梦想。2007年,电视上介绍福建发展生态有机白茶的故事,瞬间打动了她。“我们这里也有非常好的生态,为什么不可以种植有机茶呢?”于是,打点行李,符小芳去福建拜师学艺。
2012年学成归来,符小芳正式成立白沙县第一家专业生态有机茶合作社。可还没等符小芳高兴,一盆冷水就泼了过来:生态不生态、有机不有机,怎么能是你说了算?
专门从海口请来的全省茶叶协会专家告诉她,要出口,除了注册品牌,还得要取得出口国的相关认证。这下不光是符小芳了,县里相关部门也犯了难。因为此前从没有人申请过这个内容,职能部门也不懂如何操作。
“都说我们自身基础差,这下才看出到底差了多少。真正让良好生态变成‘最大本钱’,必须更新理念。”白沙县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白沙开始实施农业“品牌工程”,奋起直追。一方面,挖掘黎族文化特色产业,调优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带,形成“一乡一品”“一镇一特色”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农业部门穿针引线,聘请专业的团队,扶持专业合作社、完善产业链,培育特色品牌、推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种植技术、品牌打造、申报认证……在农业部门的引荐下,各路专家纷纷上门指导,符小芳开发出的五里路有机茶2018年成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像这样的农产品品牌,白沙共认证了17个。白沙还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2018年11月发布了农业公用品牌“白沙良食”,特色农产品有白沙绿茶、白沙蜂蜜、白沙红心橙等,产品外包装上统一运用“白沙良食”“白沙生态农业”标识,给产品打上“生态印”“文化印”。养在深山无人知的白沙农产品,借着品牌效应、电商平台,不仅飞出大山,成了抢手货,还带动了当地群众稳定增收、逐步致富。
(记者赵鹏黄晓慧朱荣鹏)来源:《人民日报》
(2020年08月26日第12版)
茶园小镇
白沙绿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