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白沙境内的各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日常交流的语言主要有黎语、汉语和苗语三种。汉语中,经常使用的方言有海南话、白话、檐州话、客家话等。黎语、苗语为黎族、苗族两个世居民族的语言,一直是白沙县代表性方言,至今还仍在使用。(1)黎族语言。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语音上声母比较简单,韵母比较复杂,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辅音起伏的声母,没有真正元音起头的音节。在语法方面,语序基本与汉语相同,但定语一般位于中心词之后,如汉语表达“他懂汉字”,黎语则称为“他懂字汉”。黎语这种倒装句的叫法,在白沙境内的几种黎族方言中都存在。不同之处是语音和语调,一般情况下,各个方言之间的语言很难交流到位。据调查,全县有个别黎族聚居的村庄,还有一村多语的现象,如青松乡的拥处村,同时操有润黎、孝黎、杞黎等几种语言,分布情况比较混杂。(2)苗族语言。苗族语言属藏语系苗瑶族苗语支。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方面声母少而韵母多;元音有长短区别;有6个辅音韵尾有双唇塞音、舌根塞音与边音相结合的复辅音声母;带有喉音的浊塞音后一、zd-与浊塞音b-、d-的对立。词汇方面有关野生植物和动物的词语较多;有丰富的合成词;来自汉语的借词较多,其借词与汉语粤方言和汉语闽南方言相近。语法方面形态变化很少,虚词和词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名词、代词和数量词组作修饰语时位置在被修饰的词前面,形容词作修饰语时一般放在被修饰的词后面,也可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方位词前大都有固定的词头K33;有两套十位以下的基数词。白沙苗族共同使用同一“苗话”,虽然不同乡土(主要是元门、牙叉、七坊、青松、南开等地区苗村的语言区别)的“苗话”在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上稍有不同,但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相同,不足以形成方言差异。全县有5个苗族聚居村庄,苗话在日常的交流中能彼此统一,相互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