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白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白沙县统计局
(2021年3月)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一、综合
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0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56.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59亿元,下降4.1%;第二产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26.30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1.5:12.2:46.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098人。
动能转换成效显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1%,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0的突破,全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收官任务。全县10796户44146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统筹扶贫资金5.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20个,顺利完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首个试点一南开乡高峰村生态搬迁工作。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23亿元,比上年下降4.4%。从内部行业看,农业产值12.65亿元,比上年下降1.1%。蔬菜(含菜用瓜)收获面积4.05万亩,产量2.74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1.6%和26.2%。水果收获面积1.75万亩,比上年下降25.6%;产量2.15万吨,比上年下降26.3%。林业产值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橡胶产量4.17万吨,比上年下降3.0%。牧业产值8.55亿元,比上年下降18.0%。猪肉量6621吨,比上年下降31.6%。禽类肉量2837吨,比上年下降18.7%。渔业产值1.26亿元,比上年下降30.9%。水产品总产量5190吨,比上年下降77.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下降58.1%;重工业产值增长20.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下降1.6%,私营企业产值增长6.3%。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40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2)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5个,增加2家。本县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00.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00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28.0%。本县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万元,比上年下降98.1%;上缴税费14万元,比上年下降73.6%。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61亿元,比上年下降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0.47亿元,比上年下降4.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0亿元,比上年下降12.9%;金融业增加值2.24亿元,比上年增长4.2%;房地产业增加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全年货物周转量万1861吨千米,比上年下降21.6%;旅客周转量4797万人千米,比上年下降49.9%。
2020年货物和旅客周转量其增长速度见表三。
(2020年推广新能源车124辆,增长44.0%)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4118户,比上年年末下降20.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1313户,比上年年末下降9.0%;互联网年末用户48972户,比上年年末增长12.9%。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人7.23部,比上年下降20.2%;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82.66部,比上年增长16.5%。
五、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0亿元,比上年下降5.8%。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11.50亿元,比上年下降3.7%;乡村零售额5.10亿元,比上年下降10.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2.77亿元,比上年下降5.3%;餐饮收入3.83亿元,比上年下降7.4%。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5.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6.5%,化妆品类增长81.2%,金银珠宝类增长102.8%,日用品类增长46.2%,通信器材类下降48.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2.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5%,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2%。全年投资项目266个,比上年增加88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8个,增加66个。
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81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27亿元,比上年下降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29.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7万平方米,增长35.6%。全县房屋销售面积1.8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9%;销售额1.73亿元,比上年下降59.2%。
(2020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见表四)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人1.82亿元,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0.82亿元,下降18.8%;非税收入1.0亿元,增长34.3%。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32亿元,比上年下降11.7%。
(2020年财政收支及其增长速度见表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4.99亿元,比年初增长5.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93亿元,比年初增长12.9%。其中,住户贷款14.86亿元,增长8.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4.07亿元,增长18.2%。
(2020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见图6)
全年全县原保险保费收入8902.6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6816.75万元,增长28.9%;人身险业务收入2085.93万元,增长6.6%。赔付支出4799.16万元,比上年增长64.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4467.35万元,增长85.8%;人身险业务赔付331.81万元,下降34.8%。
八、居民收支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020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6元,名义增长2.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8元,名义增长8.3%。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72元,比上年下降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78元,比上年增长6.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1.1%,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212人,比上年年末增加1294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4212人,在职职工22705人,离退休人员21507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19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080人。
九、教育
年末全县普通高中1所,专任教师164人,增加28人;在校学生2234人,增加187人;全年招生796人,增加3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38%,提高5.32个百分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初级中学共11所,专任教师449人,增加18人;在校学生7979人,减少288人;全年招生2578人,减少85人;初中毛入学率98.67%,提高0.03个百分点。普通小学36所,专任教师804人,增加21人;在校学生15517人,减少467人;全年招生2332人,减少234人;小学毛入学率99.99%,与上年持平。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数量均与上年持平。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92%和98.80%,分别较上年提高0.20和0.19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7300户,与上年持平。
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精准扶贫演出等公益活动55场,观众达1.2万余人次。开展5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百姓大舞台”文艺活动。成功举办第17届海南省东西南北中(中部片区)广场文艺会演活动;其中我县作品《丰收乐》荣获全省一等奖、原创舞蹈《“白沙起义第一枪”》荣获全省二等奖、原生态黎族民歌《盼新娘》荣获全省三等奖。开展文化下乡“非遗”、文化进万家等图片巡展活动18场,累计惠及群众52850人次。
全年全县接待游客58.0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3%。其中过夜游客43.83万人次,下降8.4%;一日游游客14.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2.2%。实现旅游总收入3.41亿元,比上年下降2.7%。
2020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位1144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923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为1282人,其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09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67人,注册护士428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为919人,比上年下降40.6%;报告死亡2人,比上年增长200.0%;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每万人52.42人,比上年下降40.6%;死亡率为每万人0.11人,比上年增长200.0%
全年本县运动健儿在海南省少年田径、举重、乒乓球、冲浪、帆船、跆拳道锦比赛中共获得金银铜牌共123枚,其中金牌47枚,银牌38枚,铜牌38枚。承接国家拳击队、国家铁人三项运动队、国家橄榄球队及各省市篮球队、拳击队等多支国家级运动队和省级优秀运动队转训任务共计1186人次。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县造林绿化面积10744亩,完成义务植树20万株。
全年全县新建文明生态村27个,累计达到353个。
全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0%,其中城市(镇)PM2.5年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较上一年度下降12.5%;PM7年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较上一年度上升4.3%。城市(镇)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0%。
年末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7000立方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5.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已建成)1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0
全年全县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5起,死亡19人,比上年分别上升74.4%和35.7%。其中,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35起,死亡人数18人,受伤人数32人,直接经济财产损失33.1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6%,上升28.57%,下降40.74%,下降24.38%;共火灾起数39起,死亡0人,受伤0人,直接财产损失127万元。工矿商贸行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为预计数,最终核实数以出版的《白沙统计年鉴一2021》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三次产业进行划分。
3.本公报中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人行,保险业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水产品数据来自县畜牧和渔业服务中心,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县邮政管理局,新能源车辆、通信数据来自县科工信局,文化体育旅游等数据来自县旅文局,城镇垃圾处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来自县住建局,城镇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水务事务中心,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委,就业数据来自县就业服务中心,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农村扶贫数据来自县扶贫办,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文明生态村数据来自县文明办,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