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营商环境】 坚持开放为先,把改革创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自贸区(港)建设的动力源泉,平稳有序推进机构改革等各项工作,持续改善龙华区营商环境。一是顺利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要求,设区纪委监委机关1个,区委工作机关9个,区政府工作部门22个,与市级机构保持总体对应。有序推进人大、政协机构和群团改革,统筹做好事业单位和其他领域改革,调整37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突出龙华特色,因地制宜组建区城市运行管理局、区城市运行联动保障中心,进一步健全城市运行管理工作体系。二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制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将全部191项区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所需901项申报材料精减至768项,办事时长压缩至法定办理时限的25%;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建立覆盖市、区、镇(街)、村(居)四级的网上办事大厅,推动多级联动事项网上办理。三是扎实推进制度创新。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对弱势群体、特殊业态免予工商登记改为动态备案公示管理,进一步放宽小微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稳步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在全市率先实施政务服务“大一窗”受理,推动162项区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占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事项的99.4%;设立全省首家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平台,将政务服务延伸到“8小时”外,实现164个区级事项自助服务,全年办件3875个。四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建设,谋划实施“自选动作”,出台《龙华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不断创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载体,开通全省首个区级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平台,设置“楼宇经济”“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直通车”等6个功能板块,提供线上投资服务;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专员,开展“走访企业服务月”活动,走访企业166家,跟进解决问题25类189个。坚决落实“基层减负年”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会议和发文数量实现双下降;用好“实时督查”平台,避免多头重复督查,提高督查效率,全年办理督办件478个,督查成效被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和新华网报道点赞。五是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计划。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举办首届“才聚龙华,智汇未来”人才合作交流会,与南非工程院院士团队以及相关涉外法律和人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海南首家“国际人才招聘智库”、首家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处相继落户龙华;新设立2个市级和1个区级人才工作站点,人才工作阵地不断扩大。在全市率先制订出台已评未聘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实行工作补贴方案;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办法》,评选产生优秀人才20名,发放奖励扶持经费1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