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整治】 一是全面排查、取缔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年取缔辖区3家废品收购站,分别是海秀中路加油站旁废品收购站,滨濂村二里85号废品收购站、海秀中路大自然醉鹅旁废品回收站。二是推进农药、化肥减施工作情况。配合市农技中心到新坡镇大力推广有机肥使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以新发地作为化肥减施示范点,发放有机肥及其自行购买有机肥合计30吨,示范面积达120亩以上。加强检查督导。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对新坡农资店进行检查,禁止商家销售高毒农药,鼓励销售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三是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与修复方面及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方面。经核查,龙华区未发现受污染耕地。在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方面主要对新坡镇文山村田洋发现的10亩阳值小于S0的酸性土壤进行改良,经过土壤改良后蔬菜长势良好。四是农业废弃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情况。首先加强舆论宣传。举办农民田间课堂、发放致农民一封信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废弃物捡拾活动,使农业资源再次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其次为进一步保护全区农村生态环境,加强龙华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建设,对废旧农膜实施回收和集中处置,减少其农村环境的影响。已经印发《海口市龙华区废旧农膜回收和集中处置实施方案(试行)》给各镇。并大力推广生产和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上加厚地膜。在新坡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在全区冬季瓜菜种植田洋新坡、遵谭、龙泉镇建立地膜回收网点20个,计划扶持地膜回收公司1-2家,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五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截至9月,建设并完成验收6个户用型沼气。召开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动员并进行工作部署会议2次。参会人员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员单位、镇、村干部和村级防疫员,共178人次。1月和2月,共组织2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关专家到各镇,进村入养殖(场)户,对镇分管领导、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畜牧兽医站全体干部、镇动物检疫协管员、村级防疫员、养殖户进行现场培训3期,参训人数达110人次,指导养殖户35家,设施设备核查26户(有些户2次)。区政府投入经费2万元(作为核查工作经费)。六是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主要在29个试点单位小区、“三无”小区、火车东站、海口湾等处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金牛北转运站,银湖路、双创广场安装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智能回收站依托互联网技术,具有智能秤重、智能计数等功能,无须人员值守。环卫工人将收集的报纸、饮料瓶子、电子废弃物等直接投入,通过自动秤重,实时给予相应积分,该回收站每日回收垃圾约300斤,金牛智能回收站更是达到每日回收垃圾500~800斤。推进转运站可回收垃圾回收工作。在龙华区辖区符合条件的32个转运站内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点位,投放可回收垃圾桶64个,环卫工人将每日收集的可回收塑料、纸张等放入桶内,每月回收垃圾约12.4吨,并要求站内工作人员做好可回收垃圾收集台账的登记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在新坡镇仁里村设立垃圾分类点,以点带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投放垃圾分类设施、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上门入户精准宣传等方式,提升村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并对试点的垃圾督导员、分拣员进行培训,要求正确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熟知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有效指导村民了解分类、学会分类、主动分类。七是危险废物检查情况。对辖区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工作,共出动53人次,检查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23家企业均达标。八是疑似污染地块土壤调查。辖区内存在1家疑似污染地块土地(海南海宇锡板工业有限公司),由于该公司已经停产,工厂无负责人,也没有人员对接,该项工作无法开展。九是大宗固体废物堆存巡查情况。龙华区工作人员对所在辖区的海边、水库、南渡江、河沟进行巡查150次。出动270人次。主要集中在龙珠湾、南渡江、美舍河、龙昆沟等周边,未发现大宗固体废物堆存、倾倒情况。十是打击废铅蓄电池非法收集转移工作。2019年,龙华区共出动400人次,检查63家企业是否有非法收集转移情况。经检查,28家企业未发现有产生废铅蓄电池,20家产生废旧电池,另外15家产生少量废铅蓄电池,现场未能提供与有资质公司的签订转移合同,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已经督促企业与有资质的企业签合同,不能将废铅蓄电池随意转移。十一是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整治情况。1—9月,共出动64人次,检查30家企业,均未发现涉镉等重金属现象。十二是废弃矿坑治理工作情况。按照《龙华区土壤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进行,持续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