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各镇城管中队负责人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未能很好地处理违法建筑的相关工作任务。二是业务能力不强。虽然区执法局已组织镇(街)负责销号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会,同时派专业人员前往各镇(街)进行一对一销号工作指导,但镇(街)工作人员掌握的业务还不够熟练,未能完全收集销号材料,造成销号进度缓慢,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同时“一户一宅”和农宅报建工作进度缓慢,也未能及时提升销号百分比。三是各村(居)委会不支持、不配合、不如实上报违法建筑。各村(居)委会不主动作为,不重视违法建筑的工作,不积极配合上级下发的工作任务,不支持执法队员的调查摸底,也没有及时安排人员收集相关材料,不敢盖三级证明的村(居)委会公章,对外来人员、外来企业、工商资本的违法建筑瞒报漏报,导致新增违建屡禁不止。四是违法建筑防控常态化工作机制不完善。各镇(街)违法建筑防控常态化工作机制仍然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情况。四是个别镇(街)四级防控人员名单信息未及时更新,以及防控人员不清楚自身防控职责;个别镇(街)存在防控人员不接电话,不履行防控职责。五是省图斑中存在大量市、区重点工程项目。市、区重点工程项目未能及时得到相关部门报批,取得正规手续,导致区执法局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六是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协调配合沟通不够。主要表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机制和联动机制不健全,造成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不配合,也未积极参与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导致数据收集不齐全、拆违难度大。因大部分违法建筑为住宅农房,强制拆除容易导致违建业主围堵和暴力抗法,需多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且部分违法建筑位置非常偏僻,道路尚未开通,交通不便,拆除机械工具难进。七是大气污染整治效果不明显,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和“小散乱污”企业整治进展缓慢。八是企业危废管理不规范。企业缺乏专职人员对危险废物进行规范化管理。虽然企业基本都能安排人员对危废进行管理,但是不是专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且危废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九是土壤环境综合专项整治执法力量不足。以目前执法力量,加之执法取证手段的限制,很难做到土壤环境监管“全天候,全覆盖”。十是企业对土壤保护意识不够。企业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十一是田间废弃物回收与利用率比较低。农户环保意识不够高,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区里缺乏相关技术专家,相关设施设备不健全等,田间废弃物回收与利用率比较低。十二是责任工作目标不清。根据《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海口市畜禽养殖区域范围的通告》所划定的依法禁止畜禽规模化养殖区域,龙华区适养区范围较小不适合龙华对“小散畜禽养殖农户加强技术指导,划定适当区域集中养殖”,该项目不应列入责任工作目标。十三是造林绿化面积小。龙华区农村区域地处羊山地区,土地贫瘠,土层薄,石头地多,农民造林成本高,造林面积小。十四是区基层湿地保护体系尚未健全,镇、村基层组织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人员。十五是资金不到位。潭丰洋湿地保护利用与土地整治生态化协同共生项目需要资金1.5亿元,但是目前资金尚不到位,影响项目的推进。金牛湖调蓄池因资金问题导致施工进展较慢。十六是“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落实不到位。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责任书未在醒目处悬挂;日常监管没有在“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落实考核表上记录;效果分失充分体现:店铺将垃圾桶、泡沫箱、水桶等自备容器摆放在外面、在沿街晾挂、乱张贴小广告、乱停放等问题。十七是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较为反复。重点路段人流、车流量大,随意停放共享单车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交通阻塞,共享单车数量投放过量,也导致城市管理的无序和混乱。十八是夜间流动摊贩、肩挑担卖现象出现反弹。流动摊贩、肩挑担卖现象在夜间专项整治后凌晨2—3点时,特别是在执法人员离开后时有出现。十九是城区内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城区内建筑工地不注重扬尘污染处理,对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没有采取措施,导致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