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的同时,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城西中学“一清二学三评”教学模式再深入推进;龙华小学每天最后一节“课业辅导课”,即每天每节课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为35分钟,将富余的5分钟凑成一节辅导课,实践证明此举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整理的能力以及提高对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化辅导的效果。二是开设特色课程,拓展学生生长力。全区各校积极开发实施特色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生长力。如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每周向全校学生开放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等一系列20多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海口市第十一小学坚持了20年的民乐、管弦乐、舞蹈、合唱、书法、绘画等艺术教育课程,硕果累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义龙中学的校园足球、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的军旅课程、金盘实验学校的“首都人文游学”课程等。此外,各校与时俱进,不断研发新的特色课程,如龙泉中心小学结合当地资源开设剪纸、木雕、手工、书法、合唱团等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开设,拓宽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生活经历,拓展学生生命张力。三是开设“田园课程”,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借助各基地校的优质资源,以“田原教育”为理念,以“田园课程”为载体,以“田园课堂”为抓手,在龙桥学校和龙泉中心小学开设了“田园课程”。“田园课程”是以身边可见、可用、可造的资源作为课程载体,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课程;它是将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无缝对接的课程。“田园课堂”是可以把课堂搬到教室外,也可以把大自然请到教室来的课堂。这样的课堂直观、有趣,新鲜感十足,让学生更有期待,学起来兴趣也高,也易懂,还滋养了学生的精神人格。让田园走进课堂,将课程融入田园,把整个学校打造成课程中心,以做有温度的教育,学有生命活力的知识,育阳光品质,促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