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三落实”】 一是多样形式学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其一,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先后通过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邀请专家作专题学习辅导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河南考察时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计召开集体学习研讨会5次、专题学习辅导报告会1次。购发《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550本,将习近平扶贫论述重点内容编入《龙华区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印制1600多册,发放至各级扶贫干部,做到人手一册。其二,深入开展《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和“4·13”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组织全区各帮扶单位和龙华区2018年优秀年轻干部共106人,深入各帮扶村宣讲《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和“4·13”重要讲话精神共计49场次,4名区领导进村开展扶贫惠民生宣讲活动5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思想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其三,各级党员干部、扶贫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等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公众号“国务院扶贫办”“海南扶贫”等平台进行学习,运用多渠道自主学习,进一步确保理论学习落实到位。其四,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扶贫分管领导、帮扶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第一书记深入研讨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结合帮扶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开展“2019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征文活动”,广泛征集基层一线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论述最新成果,全区应征论文共17篇,择优选取优秀论文13篇推荐到市扶贫办参与评选。二是高位高质推进各项重要工作。其一长远谋划。制定《海口市龙华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确立以产业扶贫提质增效行动、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就业扶贫拓展拓面行动等方面的十大行动,强化财政投入支撑、金融信贷支撑、土地政策支撑、人才和科技支撑、法治支撑等五大扶贫工作支撑的三年攻坚计划,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其二翔实规划。制定《海口市龙华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聚焦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减贫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龙华区“一确保、两巩固、三提升、一延伸”目标,扎实谋划推进“三保障”政策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提升、“两项制度衔接”提效,用活“金融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等多元产业催化剂,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贫困村整村推进巩固提升工程等方面部署工作。其三高位推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部署,区主要领导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精心谋划、身体力行,抓部署推进、抓督导落实。2019年,区召开6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19次指挥长会议、39次指挥部专题会议、部署会、培训会、调度会、视频会、现场会等会议共88场次,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研究并制定年度目标任务,翔实部署落实年度“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问题大整改、年度动态管理、创优保优冲刺、脱贫攻坚“回头看”等各项重点工作,并对住房改善、边缘户帮扶等难点工作通过3场区委书记专题会、区长专题会专项研究解决。三是压实各层级责任。压实区、镇、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与4个乡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严格实行区领导包镇,1名区委常委及3名区政府副区长分别包点4个有扶贫任务的镇担任大队长,形成以镇级战斗队负责人为领导核心的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机构,实现脱贫攻坚工作指挥棒下移、领导力量下沉。各镇进一步压实46支中队、76支小队责任,强化中队统筹协调力度,整合调度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队以及帮扶责任人队伍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落实各级书记遍访工作。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制定《龙华区开展2019年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工作方案》,区委书记遍访贫困村,镇委书记和村委书记遍访贫困户。全年度区委书记遍访10次有扶贫任务的镇和贫困村,解决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户内生动力缺乏和人居环境有待提升、农村卫生室条件薄弱和建设进度缓慢及各镇人才缺乏力量有待加强等4类普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有脱贫攻坚任务的4个镇党委书记累计完成464户贫困户遍访工作,收集遍访对象存在主要问题183个,均已解决。五是强力推动监督问责。其一重督导。2019年度,在调整指挥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督导、化督为导,吸收区扶贫办、三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共11名,并抽调2名正科级干部担任2个督导内设组组长,通过整合力量,提升督查督办能力。其二重考核。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季度、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拎重点工作、查难点解决整治成效,科学建立并完善全区扶贫工作考核制度,将扶贫成效与干部任用、年度绩效挂钩,并由区有关领导对脱贫攻坚工作滞后的镇领导进行约谈,进一步激活各级扶贫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三重作风整治。深化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印发《2019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扶贫领域四个集中整治实施方案》,重点整治扶贫物资采购、公共工程、产业项目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四个领域的突出问题。六是指导监督资金使用管理。区委、区政府加大扶贫资金安排、使用、整合、监管工作力度,研究并制订资金分配使用计划及指标,指导协调区财政局及区扶贫办科学分配扶贫专项资金。指导建立扶贫项目库,建立健全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对区扶贫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督促,督促审计部门对相关行业部门开展相关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及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专题会,按照相关法规政策审批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确保各项相关扶贫项目建设及时开展。提高产业扶贫资金占比,协调推动产业项目建设,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确保达标。七是强化驻村结对帮扶队伍管理。首先整合队伍力量。自2019年2月起,按照每队不少于3人的标准,在全区5个镇、51个行政村共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员167人,并与原驻村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4个贫困村12人)和第一书记(共向4个贫困村和2018年度、2019年度软弱涣散村派出第一书记21人)队伍进行交叉任职整合。2018年每队共有3名驻村工作队员,2019年增派至每队4人。2019轮换5名驻村工作队员,工作成效提升明显。其次强化驻村干部队伍管理。制定关于压实驻村帮扶干部责任的系列文件,暗访督导在岗履职情况,在脱贫攻坚工作领域累计谈话提醒18人次,问责3人,完成13名工作队员的召回撤换。严格抓好签到工作,2019年前三季度签到率达100%。先后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及软弱涣散村(社区)“两委”干部整顿提升等专题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软弱涣散村(社区)“两委”干部900多人次,实现培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