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秀英区根据海口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针对环卫行业管理、垃圾治理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提出“要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改善设施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总体要求。把环卫综合一体化前后端产业链通盘考虑,继续完善PPP(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PPP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PPP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模式和管理机制。一是迅速转变职能,更新管理理念。秀英区实施环卫一体化PPP模式后,环卫部门不再保留环卫作业队伍,成立城乡环境卫生监督所,由原来的“管干一体”转变为指导、监管、考核、督促PPP项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研制运营管理平台,引进全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统一作业标准、明确责任主体,降低政府协调、监管、考核难度,真正提高管理效率。二是抓好建章立制,规范监督考核。通过成立以分管区领导为组长的监督考核领导小组及环卫作业质量监督考核队伍,制定《秀英区环卫作业质量监督考核评估工作方案》《秀英区环卫作业质量巡查员管理规定》等制度,明确监管范围、作业标准、考核办法等,确保PPP公司严格落实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同时利用数字化城管平台和微信工作群,全面建立“日检查、月小结、季总汇、年总结”监督考核工作制度,形成快速发现问题,马上组织处理的监督工作模式。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多方联动。(1)将环卫一体化与12345热线(是市民服务电话,是基于市民政务服务热线过多,为方便市民记忆,所以在全国各省市均采取将服务热线合并统一接入12345,再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而形成的热线)进行联动。接到12345热线紧急办件后,派发PPP企业在30分钟内赶赴事发现场及时解决群众诉求问题。(2)将环卫一体化与应急处理进行联动。指导PPP企业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防台风和风雨应急预案》《应急资源保障工作方案》等各类应急保障工作方案,成立环卫应急突击队,并根据片区管理模式,将应急队伍下沉到各镇、街道,针对重大活动、重要检查及各类赛事、突发状况,在属地片区的主导下,开展环卫应急处理工作。(3)将环卫一体化与城管行政执法进行联动。成立秀英区环卫执法中队,推行“城管+环卫”执法模式和机制建设,派驻到环卫PPP企业实行24小时值班制,重点对违反“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乱倒垃圾、渣土车污染路面等环卫类违法行为进行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利用玉禾田环卫公司3000多名一线工人当眼线,同时搭建信息共享互通平台,迅速将发现的问题准确地转递给处置责任人,全程跟踪监督处置情况,大大提高处置效率,节省处置成本。秀英区环卫执法中队成立以来,已对假日海滩旅游景区及中石油、中石化公厕等单位不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进行顶格处罚。在环卫执法中队运行过程中,相应的不断修正、充实、完善该运行机制,实现城管和环卫最大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