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建设局科技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赤峰环保办等6人组成的考察队,对达里诺尔珍稀鸟类进行了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凤凌飞为课题发起人,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建设局科技处副处长塔本任队长,克旗基本建设局孟广礼作为队员协助考察。
同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行政机构设置要求,克旗基本建设局增加环境保护业务,克什克腾旗开始有环境保护机构。
1984年
1月,克什克腾旗基本建设局改称克什克腾旗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4月,达里诺尔珍稀鸟类考察队再次进驻达里湖区,考察队员新增赤峰环保办龚公录、克旗杨志国。
同月,克旗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内设环保土地股,负责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10月19日,克什克腾旗编制委员会下发克编字〔1984〕6号文件,批准建立“克什克腾旗环境保护监测站”,隶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10月29日,“克什克腾旗环境保护监测站”正式挂牌。
1985年
4月,达里诺尔珍稀鸟类考察队开展复查工作,并由赤峰市环境保护办公室牵头,赤峰市电视台录制环境保护风光片《百鸟的乐园》,在赤峰市、内蒙古自治区、中央电视台播放。
5月,由杨志国、孟广礼二人负责筹建克什克腾旗环境保护办公室,与克什克腾旗环境保护监测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编制3人。
8月,达里诺尔发现丹顶鹤,国家及自治区环境保护局派专家实地考察,并摄制《我的家乡——达里诺尔》纪录片。自治区决定将达里诺尔辟为鸟类自然保护区,由克什克腾旗管理。
9月,赤峰市建设局副局长富玉秀带队,一行9人共10天完成达里诺尔珍稀鸟类考察的最后一次复查。
1986年
1月,开始征订《中国环境报》,年70份。
2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在赤峰市召开达里诺尔鸟类考察成果鉴定会,通过了凤凌飞教授《达里诺尔珍稀鸟类及在候鸟迁栖中的地位》课题报告。确证湖区有鸟类15目32科109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16种,在已查明的种类里有57%属于《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保护鸟类。
6月,开征排污费。
8月28日—9月14日,克旗经济委员会、克旗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联合开展了工业源调查工作,共调查企业40个,初步摸清了克旗工业源基本情况。
1987年
10月29日,克旗人民政府印发克政发〔1987〕125号文件,批准建立“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珍稀鸟类保护区”。
1988年
6月,环境监测站制作环境保护宣传碑30块,设置在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界内。
1989年
克旗环境保护监测站有3名职工参加赤峰市环境监测站举办的监测员上岗培训并通过考试。环保宣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项工作逐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