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普查
一、污染源调查
1986年8月28日至9月14日,克旗经济委员会、克旗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联合开展了工业源调查工作,共调查企业40家,初步摸清了克旗工业源基本情况。
1998年1月,对1997年的污染源进行统计调查,共调查48家企业。其中,重点调查9家,非重点调查39家。对整个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汇总,并上报赤峰市环境保护局。
1999年,对全旗污染源进行了全面的排查登记。自4月开始,用1个月的时间,全局总动员,集中力量分4个组深入各工矿企业、事业等污染源单位进行逐户实地排查登记,共完成排查登记440家,对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随之一并进行。通过排查登记,摸清了全旗污染源现状,并对一般污染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分类排队,确定重点管理目标,为后续的环境达标排放和污染源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2003年,把查清污染源底数作为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由监督管理与污控股负责此项工作,调查污染源80个,并对申报数据、监测数据以及到现场调查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建立共享数据库,为开展日常工作提供翔实数据。
2007年,开展了污染源、污染隐患和矿山生态环境现状3项调查,建立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企业污染隐患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向旗人民政府提交了《克什克腾旗矿山环境管理调研报告》。
2011年,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汞污染排放源现状和持久性有机物排放源3项调查。在污染源动态更新调查中,共更新工业源34家,农业源8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家。在汞排放源现状调查中,查明克什克腾旗仅内蒙古兴安银铅冶炼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为涉汞行业,2010年,该公司产电铅2.7万吨,废气中含汞量为0.151克,废水中含汞量为0.12克。在持久性有机物调查工作中,查明克什克腾旗没有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产生、在用和贮存的企事业单位;产生二 英排放源的单位仅殡仪馆1家,年运行时间约3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