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五”规划
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规划年限:
近期2006—2010年,是规划的重点。远期为2010—2020年。
规划的主要指标:
(一)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工业建设
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0万吨,削减33.3%;氨氮排放量控制在0.15万吨,削减40%;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0.5万吨,增加25%;颗粒物排放量控制在0.15万吨,削减25%;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二)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
主要指标:经棚镇和建制镇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经棚镇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标,镇区2条河流基本消除黑臭;城市居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建设绿色社区2个。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主要指标: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全旗总面积的3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60%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农业灌溉用水基本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以上。
(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保护
(1)达里湖:水质有所改善;主要入湖水质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Ⅴ类,总磷达到Ⅴ类,氨氮达到Ⅴ类;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流域内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控制在0.31万吨,比2005年减少5%;流域内氨氮年排放量控制在0.07万吨;流域内总磷年排放量控制在0.026吨。
(2)西拉沐沦河流域:干流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岸边污染带发展趋势得到全面控制;砷污染加重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0.05万吨/年。
(五)地下水环境保护
主要指标:地下水超采现象基本消除;局部地下水环境污染加重的问题基本得到遏制。
(六)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主要指标: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工业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放射性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城镇医疗放射源在有效安全的控制下,城市放射性废源(物)安全处置率100%;伴有放射性、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100%。
(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十一五”期间,对4项主要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以及达里湖流域总磷、总氮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利用2003年实际、2005年预计、2010年预测排污量,确定“十一五”期末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采用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技术路线,其他污染物实行目标总量控制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