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扬尘、粉尘污染控制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扬尘使空气污浊,影响环境,对人体有危害。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沙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线。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扬尘、粉尘污染控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2014年,工业扬尘、粉尘控制方面,新城热力等供热公司对各供热站煤堆采取了苫盖措施,在厂区围墙上安装了防风抑尘网,同时对灰渣场建设了全封闭、钢结构的灰棚。红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各个产生烟尘或粉尘等有组织排放口建除尘器共35台,除尘效果良好。原材料、辅材料均采取遮盖、加装防雨(尘)罩、封闭式输送等措施降低输送过程中的扬尘。兴安银铅冶炼有限公司针对冶炼车间、熔铅锅、烟化炉、反射炉等存在的无组织排放问题,进行了收尘系统的改造或加装,并对露天堆放的物料进行苫盖,将空置的原煤仓进行修缮作为堆放易于扬散物料的场地。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方面,针对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问题,旗人民政府责成旗住建部门制定《克旗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方案》,并对各施工工地实施了围封作业、出入口硬化、物料苫盖、定期洒水喷淋等规范管理。施工工地均采取了围封作业、出入口硬化等防尘措施,特别是滨悦新城等5家建筑施工工地,均安装了简易车辆冲洗设备,有效降低了空气中的粉尘污染。
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方面,经棚镇环卫部门现有机械化道路清扫车辆1台,配合人工道路清扫、洒水车洒水抑尘基本能够保证镇区道路环境卫生。旗住建部门严格要求管理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外运采用密闭运输车或采取遮盖措施,严禁沿路遗漏或抛撒。旗公安交警部门在不利天气情况下严格管控渣土运输车辆的上路行驶。通过多部门联动配合,经棚镇区内道路基本无扬尘污染现象。
2015年,开展尾矿库扬尘污染专项治理,督促在产的9家企业严格落实污染防治各项措施,及时治理库区周边散落的尾矿砂。停产企业的尾矿库采取覆土苫盖或铺设草席等方式抑制尾矿扬尘,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有2家长期停产的尾矿库完全恢复植被。
2016年,下发《克什克腾旗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堆场治理设施建设的通知》(克环发〔2016〕75号),大唐煤制气完成煤场的微米级干雾抑尘改造。督促红山水泥建设规范的封闭式原辅材料堆场,投资30万元建成5万立方米熟料库,投资90万元对包装车间进行了封闭处理。
根据《克旗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建筑扬尘治理措施,全旗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均达到100%,场区道路硬化在基础完工后均能达到100%,渣土物料苫盖能够达到100%,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拉运,施工现场出入车辆100%冲洗清洁,建筑物拆除100%湿法作业。旗住建部门成立了建筑扬尘治理专项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保障资金投入。督促企业合理使用安全措施费,确保专款专用,严格工作考核。对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不到位的企业,采取限期整改、行政处罚及停产整改等手段,确保建筑扬尘整治效果。通过整改,基本达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
经棚镇区有机械化道路清扫车辆2台,配合人工道路清扫、洒水车洒水抑尘,基本能够保证镇区道路环境卫生。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外运采用密闭运输车或采取遮盖措施,严格执行一车一证制度。旗公安交警部门严格管控渣土运输车辆的上路行驶。年内公安、环保、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五次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经棚镇区内道路基本无扬尘污染现象。
2017年,全旗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基本达到“六个百分之百”,未达到扬尘控制要求的一律不予开工建设。旗住建局安全监督检查站定期对全旗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赤峰市住建委,建立并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确保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深入持续开展。全年查处工程运输车行驶时遗撒飘散载运物的违法行为12起。
2018年,根据“谁开发,谁治理”原则,推进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工作,全旗应治理露天矿山22家。至年底有17家矿山企业通过一期环境治理验收,其余矿山正在治理中,有效地抑制了扬尘污染。各矿山企业分期治理工程费用均由企业自己承担。
所有工业堆场均建设了封闭储库,暂时未建设的一律采取苫盖处理并在堆场周边建设防风抑尘网。红山水泥新建一座2000平方米的石灰石、废渣等原材料库。阳光热力一站建成一座5500平方米封闭式储煤场。兴安银铅在对各类原辅材料建设封闭储库的基础上,新建一座6000平方米的水淬渣场防风抑尘网。大唐煤制气公司在完善各类物料堆存场所粉尘控制的同时,增设输煤系统和煤场干雾抑尘装置。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在完善渣土运输、处置资质审验等前期手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筑渣土车辆管理,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公安交警联动机制,每月不少于2次集中检查,严格按照“无死角、零遗漏”的标准,逐一检查、逐一核实,发现问题及时取证,并登记入册。加强建设施工场地管理,严禁敞开式作业,渣土运输车辆采取密封措施,施工场地道路进行地面硬化,对镇区施工场地,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全封闭设置围墙。
根据城区街、路增加的实际情况(共95万平方米),为提升清扫道路保洁水平,新雇用6名环卫监督员,增加50名保洁工人,强化措施、责任到人,保洁工作率达100%,主街主路的清扫保洁水平明显提高。年初将购置道路清扫设备纳入财政预算,机械化清扫率为50%。建立《城区道路扬尘治理方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增加路面洒水冲洗次数。重点道路路面保证每天洒水3—4次。一经发现道路上出现污染现象,立即清扫或冲洗干净,做到路面见原色、无扬尘。开展对拉运土方、沙石的货运车辆、重型、大型、中型载货汽车和低速载货车、三轮汽车的整治。对是否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按期参加年度机动车安全检验(包括环保尾气检测)、是否装有密闭装置、装载沙土时是否存在装载“冒尖”现象、行驶中有无土方沙石散落、遗洒在路面上等进行检查。全年共查处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18起。
2019年,加强工业堆场无组织排放治理,共检查煤炭销售点26家,均对煤堆进行了苫盖处理。排查了建材、供热等行业堆场86处,大部分企业建立物料封闭储库,暂未建设储库的堆场均采取苫盖、洒水抑尘措施。建立并完善了全旗工业企业物料堆场管理台账,进行规范化管理。推动企业深度治理,确定兴安银铅冶炼、大唐煤制气、红山水泥等3家公司4个深度治理项目,其中大唐煤制天然气公司针对灰渣场的扬尘问题,采用喷涂硬化剂、苫盖加喷淋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兴安银铅针对烟化炉放渣时有无组织烟气加设了收尘罩,红山水泥计划建设全封闭石灰石库、炉渣库,完成钢结构库的四周围挡。
2020年,规范建筑垃圾、渣土的处置、准运审批程序,持续加强对经棚镇区内建筑渣土、散装物料运输车辆的管理,全年处罚运输散装物料车辆未采取密闭措施2起、因密封不严造成遗撒泄漏3起。
克旗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对经棚北路段开展全线卫生清扫,利用洒水车,对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措施开展扬尘防治。对S105线路裸露部分进行了网格化绿化,对部分路面堆积物进行了清除。对公路两侧乱扔垃圾现象进行了路域环境治理,做好执勤路段的监管、巡查、移交、宣传工作。与经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签订《扬尘治理责任书》,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环保部门制定的扬尘治理各项具体标准,采取强有力的湿化作业施工措施,必须做到“六个百分之百”。
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制发了《克旗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方案》,积极增购洗扫车辆,提高机扫率。购置洗扫车1台,解决镇区机扫率低、道路扬尘问题,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5%。加强市政设施管理,防治道路扬尘,全年批准占用城市道路临街装修设置的防护设施20余次,处罚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后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行为1起。对园林路经棚街(经一街)以南至S105交叉口段进行道路修补养护和部分区段重新铺装,改善原有扬尘路面问题。
加强工业堆场无组织排放治理工作,年内排查工业企业19家、物料堆场63处,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了辖区工业企业物料堆场管理台账(2013—2020年)。克旗列入赤峰市大气计划堆场治理项目清单中的3处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其中,大唐煤制气公司的灰渣场对非处置区约15万平方米区域进行了苫盖,对于处置区约8万平方米区域安装200余个喷淋设施,有效解决灰渣场扬尘问题,红山水泥公司针对石灰石、炉渣物料建设了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封闭储库。
全旗25家露天矿山全部编制《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年度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并按照工程量存缴了治理基金,对全部露天矿山的环境恢复治理严格履行年度验收和闭坑验收制度。针对旗内重点铁路、公路以及其他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需要使用取弃土场的情况,旗政府出台了《克什克腾旗重点工程取弃土场管理办法》(克政发〔2020〕128号),严格履行方案编制、存缴保证金、治理验收等相关制度。通过上述管理措施,保证了对露天矿山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源头管理,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业务技术指导先行,监管验收跟进等措施,确保采挖利用有序、恢复治理有据、效果可期、风险可控的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