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生态乡镇、嘎查村创建
1996年9月,完成建设生态乡、生态村的选点及规划工作,上级下达的指标是 “一乡五村”,经过实地考察及有关部门推荐,生态乡选点定在宇宙地镇,五村分别是宇宙地镇东升村、大营子村、达来诺日镇达里嘎查、新庙乡光明村和河南店乡联丰村。分别编制“九五”期间生态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
1997年,全旗各苏木乡镇开展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大会战,为恢复生态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牧区在“八五”期间投资建设的草库伦初见成效,为恢复草场植被积累了经验。5月,完成克旗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工作,并将调查报告上报。
1998年10月,中共克旗委、旗人民政府命名宇宙地镇、新庙乡光明村为全旗生态建设示范单位。在巩固提高宇宙地镇及光明村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完成新开地乡、柳林乡西大营子村和新井乡关东车村、永明村“一乡三村”生态示范乡、村生态基础建设。按赤峰市环境保护局部署完成28个苏木乡镇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999年,按照赤峰市环境保护局的统一部署,按期完成《全旗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报告》《全旗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巩固全旗“一镇一乡四村”生态示范区的地位,通过宣传,在全旗范围内扩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知名度,使广大农牧民对生态的含义理解更加深刻。把芝瑞乡作为生态示范区典型在全旗推广,芝瑞乡采取封山措施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实现了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形成地区小气候,连续几年没有发生山洪、水患及其他自然灾害,粮食连年大丰收,生态效果十分明显。
2000年,上报《宇宙地生态示范镇建设工作报告》,申请创办市级生态示范区。创建了新庙乡和土城子镇两个生态示范区,编制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并申请旗政府予以命名。至年末,克旗创建生态示范乡(镇)2个,生态示范村4个。生态示范区为改善克旗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2001年7月,宇宙地镇晋升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
2009年,为推进国家生态旗建设工作,根据赤峰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生态村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通知》(赤环发〔2009〕31号)要求,全面推进经棚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按要求编制《克什克腾旗经棚镇环境规划》,并积极开展创建工作。8月,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申报要求编制创建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录制专题片,填写申报表,收集并建立完善了镇区创建档案资料。11月,克旗接受内蒙古自治区验收组(代表国家)对经棚镇环境优美乡镇的验收检查,验收组认为经棚镇基本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准,将向国家申报命名。
2010年,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乡镇环保助理配备照相机等设备。6月,红山子乡、同兴镇、巴彦查干苏木3个苏木乡镇和乌兰布统、热水塘2个旅游开发区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全旗已成功创建内蒙古自治区级生态乡镇6个。光明村等31个行政村获得赤峰市级生态村命名。
2011年,经棚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命名。万合永镇、土城子镇、浩来呼热街道办事处、达日罕乌拉苏木、新开地乡5个苏木乡镇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验收,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伊和诺日村等15个行政村获得赤峰市级生态村命名。组织全旗14个苏木乡镇的主要负责人赴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方法、秸秆气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管理、村容镇貌整治、申报档案建立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学习。
2012年,红山子乡、同兴镇、巴彦查干苏木3个苏木乡镇和乌兰布统、热水塘2个旅游开发区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芝瑞、宇宙地和达来诺日3个镇获内蒙古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小红山村、广兴源村等4个行政村获内蒙古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很黑村等15个行政村获得赤峰市级生态村命名。
2013年,达日罕乌拉苏木、土城子镇、新开地乡、万合永镇、浩来呼热苏木5个苏木乡镇获得国家生态乡镇命名,全旗14个苏木乡镇(开发区)中已建成国家生态乡镇11个。有50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嘎查)命名。
2014年,达来诺日镇、宇宙地镇、芝瑞镇获得国家生态乡镇命名,截至12月底,全旗13个苏木乡镇、1个旅游开发区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4个行政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108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经棚路社区、园林路社区、北街社区、新村社区建成绿色生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