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保护地概况
(一)自然保护区
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西北部,是克旗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79年1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复建立白音敖包云杉林自然保护区。1999年,全国政协和国家林业局专家鉴定为“沙地云杉”。2000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晋升为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沙地云杉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总面积为1386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2780公顷,缓冲区面积为3539公顷,实验区面积为7543 公顷。沙地云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仅集中分布在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沙地云杉纯林面积2400公顷。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74科263属535种,有脊椎动物30目73科255种。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黑鹳、猞猁、马鹿、 黑琴鸡等共计39种。
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西部。1987年10月29日,克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珍稀鸟类保护区。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晋升为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该保护区是一个以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湿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19413.55公顷。其中,5个核心区总面积为1414公顷,3个缓冲区总面积为6508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11491.55公顷。湿地生态系统占保护区面积的35.78%,是亚洲重要湿地。保护区境内有应昌路故城遗址、金界壕遗址、砧子山岩画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维管束植物73科276属545种,已查明保护区分布有鸟类18目48科29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3种。
青山地质遗迹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东部。1998年8月29日,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复建立克旗大青山市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设在万合永镇政府。该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天然岩臼(岩臼群)为主要对象的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92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2100公顷,缓冲区面积为300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100公顷。初步记录的1000多个冰臼,以形态各异、保存完整的特征成为该区保护的核心和主体。
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南部。1998年7月16日,克旗人民政府批复建立乌兰布统旗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0月8日,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复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设在乌兰布统苏木政府。该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滦河一级支流吐力根河、西拉沐沦河二级支流乌兰公河源头草甸、草原、林地、河流、湖泊和沼泽型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0089公顷。其中,4个核心区总面积6416公顷,4个缓冲区总面积3444公顷,实验区面积20229公顷。保护区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7科244属464种,初步查明有15目35科83种鸟,其中国际和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2种。
潢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西南部。2000年1月20日,克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潢源旗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0月8日,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8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潢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进行批复。管理机构设在大局子林场。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西辽河干流西拉沐沦河源头区草原、林地、河流、湖泊和沼泽型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保护区总面积为4543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831公顷,缓冲区面积11653公顷,实验区面积19954公顷。保护区已初步查明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3科224属358种,鸟类15目35科8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
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北部。1999年10月16日,克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黄岗梁旗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6月6日,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对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进行批复。管理机构设在黄岗梁林场。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及栖息于该系统中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西辽河和达里诺尔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41654公顷。其中,3个核心区总面积为14827公顷,3个缓冲区总面积为5839公顷,实验区面积为20988公顷。保护区有植物73科272属542种,有脊椎动物223种,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有4种,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4种。
桦木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东南部。1999年10月16日,克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桦木沟旗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6月6日,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6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桦木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方案进行批复。管理机构设在桦木沟林场。该保护区是以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功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8562公顷。其中,3个核心区总面积为15841公顷,3个缓冲区总面积为606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6661公顷。保护区内初步查明,有维管束植物375种,鸟类141种。
贡格尔草原旗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克旗西北部,居于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2000年12月25日,克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贡格尔草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机构设在达来诺日镇政府。该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天然草原、草原向荒漠过渡植被带、珍稀鸟类、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1900公顷。其中,2个核心区总面积为16100公顷,2个缓冲区总面积为2860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57200公顷。保护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30余种,动物以草原鸟类为主,蒙古百灵居多,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二级保护鸟类蓑羽鹤、灰鹤等。
(二)自然公园
1.森林公园
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克旗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黄岗梁山脉,总面积1093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54.6%。1996年5月,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由黄岗梁林场管理。该区分布27座山峰,支脉东西延伸,峰拔岭峻,雄伟壮观,其中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海拔2034米。境内古木参天,分布有森林草原、草原、湖泊、湿地,植物类型复杂多样,动物资源异常丰富,初步调查有高等植物926种,哺乳动物41种,鸟类89种。这里是流入达里诺尔湖的贡格尔河,汇入西拉沐沦河的木石匣河和锡林河的发源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
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克旗西南部。地属七老图山脉的塞罕坝地带,总面积74666.7公顷。2003年11月29日,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由桦木沟林场管理。该区保存有较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白桦丛林以及天然林和针阔混交林,此外具有山地草甸、草原等景观生态类型。初步调查该区有野生维管束植物375种,野生鸟类141种,哺乳动物31种。这里是流入西拉沐沦河的萨岭河和百岔河的发源地,为重要水源涵养区。
平顶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04年1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批准建立平顶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批复面积为3333公顷。由托河林场管理。
飞云渡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批准建立飞云渡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批复面积为13704公顷。由广兴林场管理。
2.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公园由阿斯哈图、青山、达里诺尔、黄岗梁、热水、平顶山、西拉沐沦、浑善达克、乌兰布统9个园区和柯单山地质遗迹保护区组成,实际总面积为134382公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县级批建时间为2000年5月30日,批建文号:克政字〔2000〕125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晋升市级批准时间为2001年2月27日,批准文号:赤政字〔2001〕20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晋升自治区级批准时间为2001年8月1日,批准文号:内国土资字〔2001〕278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晋升国家级批准时间为2001年12月28日,批准文号:国土资字〔2001〕388号。2005年2月1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并于2007年8月21日正式揭牌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