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农业经济总体稳定。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含服务业)7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全年蔬菜产量29.01万吨,同比增长1.8%;果用瓜0.17万吨,同比增长22.7%;水果产量9.0万吨,同比增长3.2%。随着各项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的落地,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全年生猪存栏15.7万头,同比增长16.7%;但因上一年度生猪大面积扑杀,且养猪周期较长,造成生猪出栏16.12万头,同比下降46.6%。家禽出栏1526万羽,同比增长9.1%。积极推进“四边”复绿工作,不断改善生态景观效果,全年林业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10.3%。大力推广淡水虾类、龟鳖养殖,渔业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3%。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5.23亿元,同比增长9.6%。工业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在一季度迅速实现复工复产,特别是16家规上工业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转入正轨,全年完成总产值21.64亿元,同比增长9.8%,联塑、新台胜、乐椰、达川、高远5家企业产值超过亿元,是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服务业稳步恢复。通过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乡村旅游建设以及组织开展各类旅游节庆、赛事活动吸引游客,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01.9万人次,同比下降32.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2.6个百分点,全县客运量241.6万人次,同比下降52.7%。因货物需求的下滑造成工厂复工延迟、部分运输企业个体停工减产,全县累货运量150.6万吨,同比下降62.2%。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自贸港政策出台,以及本地居民住房刚需释放,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持续收窄,楼市进一步回暖,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9.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