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勇当排头兵努力扛起自贸港建设定安担当
(2020年5月11日)
陈 军
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各项议程已进行完毕,即将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在严密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在新时代谋求定安新发展的动员大会。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实施之年和“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新视野新思路。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立足定安实际,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做到总量与质量同步提升。以“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为抓手,坚定不移集聚好项目,做强特色产业,壮大“块头”、厚实“家底”。做到改革与开放双向发力。坚持不懈深化各领域改革,有效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潜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自贸港建设,在更广空间汇聚资源,更大舞台寻求突破。做到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全力推动生态型产业结构构建,持续优化生态品质,努力让绿色成为定安最鲜明的底色。做到发展与惠民互促共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力度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硬成果造福百姓、取信于民。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学习作为“第一本领”,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做好政策衔接,为自贸港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省里将落实自贸港政策承接和先行先试工作,分阶段分领域实施开放新举措。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围绕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个最大实际和最大特点,紧扣定安发展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扛起政治责任,肩负重大使命,承接好上级下放的各项改革任务。
(一)在勤学善思、进德修业上狠下功夫
“立身以立学为先。”自贸港建设对全县各级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厚植学习的深度,拓宽学习的广度。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委关于自贸港建设的各项文件、政策上下更大功夫;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充实专业知识,拓宽眼界和视野上下更大功夫;加强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实质,吃透政策精髓要义,用好用活政策,不断提升推进自贸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好“不会干”的问题。
(二)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上大胆探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核心内容,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获得成功的有力法宝。自贸港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更需要解放思想。我们要全面对标自贸港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系统分析定安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自身优势和短板,找准在全省大局中的定位,调整发展标杆、校准发展方向。全县党员干部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思想束缚,活学活用新办法、新措施,研究出台落实超常规举措的具体办法,在促进经济、营商环境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大胆创新、大胆突破,将解放思想的动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解决好“不敢干”的问题。
(三)在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上积极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推进自贸港建设,是党中央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使命。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奋勇前进。全县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积极发扬扎根守土、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椰树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放开手脚干事,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攻坚克难,以超常规举措落实自贸港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解决好“不愿干”的问题。
(四)在强化执行、提高效率上雷厉风行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全县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高标准执行是本职、不执行是失职、执行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拿出“一天当三天用”的精气神,拿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实干劲头,摒弃“等一等、缓一缓”的思想,树立“等不起”的急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锤炼坚韧的执行品格、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干事决心,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解决好“干得慢”的问题。
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实绩作为“第一标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要立足自贸港实际,用心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放在提升质量上。
(一)在融入“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上积极主动
贯彻好刘赐贵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万春主席等领导在定安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争取在《海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中将定安划入“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加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文临高速、定海大桥连接羊山大道线路建设。全力争取将定安纳入琼北区域城际铁路网规划编制。寻求差异化发展。找准塔岭园区在自贸港建设中的定位,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农产品食品加工业、绿色建材等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联动发展格局。
(二)在产业升级、谋求跨越上顽强拼搏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聚焦化、定位特色化、空间集约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海南美食体验目的地,做好“定安味道”。依托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享有盛誉的特色美食,将美食与农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以美食为引爆点的经济产业链新形态,将美食打造成为定安一张闪亮的名片。壮大农产品、食品加工业,打造“定安标杆”。探索“园区+科技”“园区+旅游”等发展模式,利用自贸港原产地等政策,构建特色鲜明、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特色加工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体育产业,彰显“定安活力”。利用南丽湖、白塘水库、文笔峰等自然资源禀赋,规划建设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公园,组织开展环湖自行车、马拉松、户外拓展、热气球、水上运动、太极拳等体育活动,延伸体育竞赛产业链条,打造海南体育公园和赛事中心。建设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区,留住“定安记忆”。深入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推动母瑞山红色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打响“红色母瑞,琼岛井冈”品牌。深化冷泉资源开发保护,将定安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冷泉之乡”。深挖老县衙、明城墙、琼剧、历史文化村庄等人文旅游资源,加强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精品区,真正让游客“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打造现代农产品及商品仓储交易集散中心,形成“定安枢纽”。发挥塔岭园区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聚集效应,立足农产品、食品及商品储藏、运输、销售、进出口和质量检测,规划建设集购、销、存、运于一体的仓储配送物流产业园。
(三)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上全力以赴
中央12号文件明确指出,到2025年海南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跻身全球前列。去年,我们先后制定领导走访企业等制度,出台《定安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十条》等政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推进营商环境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解决好办事效率低、项目落地难、投资环境差等问题。做好超前服务,让企业“进得来”。放宽市场准入,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培养一支懂政策、高效率的专业化招商队伍,争取在外贸、外资上寻求突破。努力做好项目策划、开发和储备,做到“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做到贴心服务,让项目“落得了”。强化投资攻坚服务队和战斗队职能,主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协调和服务好重大产业项目。探索建立审核、踏勘等委托第三方服务机制,提升行政审批准确性和科学性。做实跟踪服务,让企业“发展好”。畅通政企服务渠道,领导带头主动联系企业,主动上门为企业做好服务,多倾听企业的“点子”,及时帮助企业实现发展“愿望”,扶持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中小微企业,构建起“亲”“清”的政商关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坚决打赢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在生态保护、改善环境上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将海南打造成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亮丽名片。刘赐贵书记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更是自贸港建设的底线。在增绿护蓝上“用力”。深入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六大专项整治”。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快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严格保护生态核心区和重点水源地,做好南渡江、龙州河等流域生态修复。在改善人居环境上“发力”。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创卫”复审,推动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大行动、“厕所革命”。继续开展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城镇更新改造,完成潭榄溪两岸带状公园景观工程(一期)、田洋文化体育公园建设,拓展居民活动空间,打造“品质定安”“宜居定安”。在坚持标本兼治上“给力”。强化源头治理和监管,坚决查处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土法熏烤槟榔等行为,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控,确保空气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对违规用林、违规用地、非法采砂、破坏森林等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形成有效震慑。
(五)在心系群众、改善民生上不遗余力
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贸港建设红利最终要体现到民生事业发展上。我们宁可让自己过“紧日子”,也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提升质量“育”民,让学生“上好学”。“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去年,我县在高考中取得了近十年来的最好成绩,今年我们要继续在“质”上更进一步,在“量”上满足民生需要。撤并“麻雀学校”,优化教育布局。完成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增设一批幼儿园和高中学位。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师资待遇,提升全县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让每个学生都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强化保障“惠”民,让患者“看好病”。及时梳理总结防控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强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探索“县镇村医疗卫生体系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全县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强化医技培训,提高工资待遇。抓好“分级诊疗”体系和镇、村医疗机构建设,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夯实基础“富”民,让农村“通好路”。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全面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增加公交车投放数量,提升城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优居“安”民,让群众“住好房”。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实施安居型商品房试点,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启动老公安局、美钗坡等棚改项目。活有所愉“乐”民,让群众“用好网”。抓住发展新基建的机遇,积极推动5G基站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切实解决群众“上网慢”“上网难”的问题。
三、坚持把党建作为“第一法宝”,清廉作为“第一形象”,推进政治建设见实见效,为自贸港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建设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要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方面做好表率。
(一)在夯实基础、筑牢堡垒上凝心聚力
“建设自由贸易港,抓好基层党建至关重要。”要突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方针政策、省委决策部署在定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全面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种好党建“责任田”。谋划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活动。把基层党建创新与城乡基层治理紧密结合,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赋权扩能”与“基层减负”并举,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使基层有条件、有能力、有抓手做好治理工作。
(二)在锻造队伍、人才培养上精益求精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开展好省委省政府面向全球进行的大规模人才招聘活动。紧密围绕自贸港建设,策划、举办系列学习专题讲座和专题培训班,提升全县干部综合能力水平。完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选用机制,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树立基层一线导向,制定出台关心关爱干部、激励担当作为的具体措施,在各类评优选优中注重向基层倾斜,激励基层干部奋发有为、争当先进,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干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三)在正风肃纪、转变作风上持之以恒
按照“抓常、抓细、抓长”的要求,持续抓好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大力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治“四风”顽疾。下大力气推进基层减负,深入查摆困扰基层的文山会海、督查频繁、过度留痕等问题。制定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解决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问题,引导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解难题、办实事。
(四)在惩治腐败、扎紧笼子上竖刀立威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自由贸易港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保证。”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进约谈、述责述廉、定期报告、监督检查等常态化开展。用好巡察、明察暗访等有力武器,加大惩治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力度,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党的纪律,敬畏法纪红线。
同志们,谋定策明而后动,计深思远则功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各项政策即将出台,这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鞭策,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克时艰、砥砺奋进,加快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康体养生胜地和海南特色生态产业强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出定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