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全县共有乡村振兴工作队129支,其中,乡村振兴驻镇工作队10支、乡村振兴工作队119支。乡村振兴工作队员457人,驻村第一书记65人,驻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长65人;2020年调整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员46人。强化驻村帮扶,保持队伍稳定。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应对疫情防控工作,全体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全部取消休假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除身体原因请假的18人外,全部到岗,到岗率94%;对有关单位20名驻村干部的调整申请,严格审批并核实情况,同意因工作调动、机构改革和身体患病的12人进行调整,并严格把关替换人员,要求调整人员落实不少于1个月的“传帮带”。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2020年,共举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培训班3期,培训新选派轮换工作队员46人。培训班分别设置基层党建、扶贫政策、农村污水治理、宗教工作等多个理论课程,相继考察了海口市施茶村、定安县定城镇联塑管道、龙湖镇安仁村、龙湖镇南科食用菌种植基地,重点学习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就业扶贫、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等,切实提升培训实效性。注重服务指导,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聚焦“双争四帮”细化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强化制度设计,从县级层面制定《定安县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任务清单》,以表格的形式将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等任务要求细化分解为按月、按季度、长期坚持和临时性、阶段性开展的工作,指导第一书记规范开展工作;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的基础上,建立驻村干部现场观摩座谈交流会制度,定期挑选乡村振兴工作先进村现场观摩,安排所观摩村驻村工作队长或第一书记亲自讲解,促进工作队“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召开2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专题的工作例会,现场观摩学习黄竹镇莲堆村、龙湖镇安仁村和定城镇巡崖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做法。严管厚爱,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按照同工同酬、县委兜底、乡镇统一管理支付的原则,全年拨付经费1542万元,从硬件配备、伙食补助、往返交通费、生活用品补贴、租房费等方面做全面保障,并按每支乡村振兴工作队5万元、贫困村驻村工作队7万元的标准下拨专项工作经费。强化安全保障,为所有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安排体检,加强队员安全管理培训,对队员住宿、饮食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利用“定安党建”公众号、微信群、协同通信平台等,及时宣传第一书记工作动态,每周定期向第一书记、镇委书记、派出单位主要领导以“驻村扶贫简讯”的形式推送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成效、先进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等,今年以来,通过短信群发平台推送信息驻村扶贫信息61期1万余条,覆盖乡镇、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等200余人;引入激励机制,提拔驻村干部6人,推选2个工作队和8个个人获评为海南省乡村振兴工作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发工作队“干事创业”激情;不定期组织对各村进行不打招呼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在全县组织系统大会上进行通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队平时考核,定期提醒各镇党委报送驻村表现不合格的工作队员,强化不称职重派制度,组织各镇对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掌握不适宜驻镇村工作的人员名单,并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对不称职的6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调整重派,对思想滑坡的7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