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记祁阳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祁阳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视疫情如命令,视疫区如战场,视百姓如父母,用心用力用情、有力有序有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全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和重症病例。
快速响应抓得早。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负责,高度警觉,做到快速响应,超前谋划。迅速强化领导。1月22日,县委第一时间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省市工作部署,快速落实省政府一级响应,成立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和联防联控机制,紧急印发县政府《通告》。1月26日,县委率先升级指挥力量,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和总指挥,组建9个工作组,均由县级领导任小组长,专业力量与行政力量各司其职,着力提高快速反应和专业处置能力,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防疫工作“一盘棋”。迅速靠前指挥。县防指和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日夜奋战在防控第一线,坚守岗位,研究部署,靠前指挥,密集调度,及时贯彻上级精神,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布防控命令,果断实行停业、停市、停运,及时出台“六级责任清单”“四级联防网络”“21字防疫方针”,以及发放中药饮剂、建立核酸检测室、大范围机械消杀、建立消毒通道和热成像测温仪等防控新举措。迅速全民动员。县防指发表7次电视讲话、部门专访10多次,印发“一通告三命令”、宣传单、《预防指南》60万份,做到宣传单、通告命令进村入户,村村响、微祁阳天天发声,手机短信提示全覆盖,“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聚会、不串门、常消毒、测体温”21字防疫方针,铺天盖地、家喻户晓,真正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排查隔离抓得实。紧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大关键,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目标,科学防疫,精准施策。加大排查力度。以村和社区为重点,建立镇(街道)、村(社区)、组(联组)、楼栋长四级联防网络,开展“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理,织牢排查防控网。全县累计排查涉武汉、大连、沈阳等中高风险地区来祁返祁人员4479人,国外及港澳台来祁返祁人员563人。累计健康筛查2227310人次。对全县所有发热病人,实行各镇首诊、集中甄别、分类管理。加大隔离力度。把密切接触者作为管控重中之重,县级领导包干负责,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追踪、第一时间确认,第一时间隔离治疗,不误一时,不漏一人。针对密切接触者制定“十项管理规范”,落实“四员三书两测一台账”管理措施,开展隔离观察。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复工返岗人员监管,对从重点疫区人员,原则上一律劝返;对返祁的,一律按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正常方可返岗上班;对从非重点疫区来祁人员须持有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出具的核酸阴性证明,并进行核酸检测;对本地返岗人员,须出具村(社区)及卫生室的核酸阴性证明,方可上班。全县累计完成核酸检测55752人次。加强冷链食品监管和物流环节消杀,特别对进口商品100%进行检测。
联防联控抓得细。下狠心、下徒手,以最严密的举措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自防自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清单管控无死角。出台县防指、联镇县级领导、31个成员单位、各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等6个责任清单,突出“五个100%”目标,兵团作战,小组突击。公职人员和村社区干部全部取消休假,动员1900多名楼栋长,推进“五包六进”防控,包镇街道、包小区、包村组、包楼栋、包住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重心下移无盲区。强化属地责任,坚持“县统筹、镇负责、村为主”,推动防控力量、重心和关口下沉到一线、到村组、到楼栋、到住户。县级领导坐镇部署、靠前指挥,镇(街道)干部吃住到镇、工作在村、落实到人。组织村辅警、党员、群众守好道口,组织巡逻,严防死守,筑牢坚固防线。行业监管无空当。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1月25日全县所有农贸市场休市三天;26日所有影院、网吧、KTV等场所全部关停,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部取消,农村客运班线、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全部停运,野生动物交易全部禁止,县城2300多家餐饮门店全部歇业,浯溪碑林、陶铸故居、李家大院等景区暂停对外开放。截至2月16日,公安部门查处、劝散聚集聚餐、聚众打牌等行为2100多起,共取消婚丧嫁娶酒宴310余场次。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组织专业队伍对主次街道、社区和所有公共场所开展5轮机械化集中消杀。开展联合行动,查处违规交易野生动物案件5起。其中,羊角塘镇张某、黄某涉嫌非法网上经营野生动物案、某海鲜经营户违法经营野生动物案先后被选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典型案例。
医疗救护抓得精。以确保病例零死亡为目标,全面落实“四集中”要求,集中最强的力量、最好的资源,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坚持分层分类。确诊病人及时送市级指定医院救治;疑似病人统一在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救治;排除疑似但有发热症状的,统一在独立科室治疗。从2月11日起,所有密切接触者应收尽收,全部集中到龙山街道卫生院实行隔离观察治疗。抽调5名专业人员支持金洞防疫。2月11日,由祁阳县人民医院6名医护人员(呼吸内科周勇,重症医学科谢云风、陈巧红,护理部汪玉林,感染内科莫佳美,急诊科金欢欢)组成的医疗队,与全省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驰援湖北黄冈市等疫区;4月6日,6名队员在圆满完成各项救治任务后返回祁阳。坚持中西医结合。组建流调排查组、医疗救治组、基层指导组、技术检测组32个,一线防疫医务人员4800多名,明确1个定点救治医院,改造2个集中留观医院。率先建立2家实验室开展疑似病人核酸检测,基本做到24小时完成病例确诊。发挥县中医院优势,第一时间研制“苏蒿饮”中药预防饮剂,组织鑫利生物大规模生产,向密切接触者、发热病人、防疫人员、返岗职工免费投放30万袋。坚持精准救治。对疑似病人采取一人一辨证用方救治。对轻症病人,按照“五人一小组”原则,落实专人报告制度;一旦出现重症病人,严格落实“一人一救治小组”工作要求,有力确保了5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发生一起医务人员感染现象。
保障措施抓得全。根据疫情形势、防控节点、轻重缓急,统筹采取行政、经济、法律、专业等综合措施,全力保障战时之需。一是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预拨医保基金,优先保障救治所需。累计采购N95口罩12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60万只、医用防护服14000件、84消毒液80吨、75%酒精20吨、红外线测温器1600把。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县慈善总会接受社会捐助资金777万元,从各类渠道接受捐赠的防疫物资价值405万元。二是全力保障复工复产。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提高市场保供和防疫物资自给能力。五洲药包作为全省重点调度企业生产物资用于武汉防疫;康都制药按日产医用酒精15吨、84消毒液30吨的产能批量生产;凌礼实业转型生产口罩。选派220名联络员进驻企业工地,实行县级领导包干到产业链,联络员包干到企业,管理人员包干到车间、宿舍、食堂的三级防控体系,安装消毒室324个、消毒通道120个,开展返岗人员抽样核酸检测、全员发放中药饮剂。自2020年2月9日起,全县全面恢复省际、市际、县际、农村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出租车和水上船舶营运。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三是全力保障战时作风。号召全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六个带头”,在防控一线考察、识别、使用干部。疫情防控战打响后,全县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第一时间出台“九个严禁”的纪律要求,派出7个督查组分片区对各镇(街道)、县直单位及重点领域的关键岗位和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县共立案9件9人、问责401人,以强有力的监督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祁阳县“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