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投入2006万元,新改扩建公办园6所,增设农村小学附设幼儿班11个,将22所租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园委托办成公办园,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9.5%,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9.2%。对全县56所公办、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办园行为督导评估,首次对全县审批注册的176所公办、民办幼儿园进行了挂牌督导。
义务教育。投入1.57亿元,维修改造薄弱学校65所,完成白水镇芙蓉学校建设,实施62所小规模学校、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49所学校食堂提质改造,改厕13所。《湖南教育》第1089期以《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华丽转身》和《咬定青山——祁阳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工作纪实》为题,对祁阳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经验进行了深度报道。深化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把质量提升率作为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实施“从入口看出口、看基础比进步、看存量比增量”的教学质量跟踪督导和评估奖惩制度,激励小规模学校重质量、抓质量、比进步。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升,中考初三全科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均居全市第二位。
普高教育。投入2266万元,实施祁阳一中田径场改造、祁阳二中大礼堂维修、县职业中专实训室建设等8个基础项目建设。2020年,全县高考一、二本上线2766人,其中一本上线1341人,3人获得全省单科王,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职业教育。全县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035人,其中县职业中专9630人。县职业中专对口高考升学率获全省十连冠;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立项为国家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电子商务专业立项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与湖南商务职院、长沙职院、永州职院实行五年一贯制大专班联合办学。
特殊教育。投入30万元,改建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门围墙。通过推行集体课+特色课+个别化训练、组织“送教上门”、开展“家长课堂”等措施,接纳400余名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236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700余次,实现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多渠道筹集资金给予残疾学生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全县“三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
民办教育。全县现有民办学校(含幼儿园、培训机构)272所,其中民办高中2所,中职学校1所,初中9所,小学7所,幼儿园145所,校外培训机构108所。着力在政策、师资、经费等方面促进民办学校健康有序发展。郡祁学校高中部、哈弗光明学校建成并开学。陶铸中学、哈弗学校、郡祁学校等民办学校办学机制灵活,办学特色鲜明,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