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深化医德医风、医疗、医保、医药“四医联动”机制,祁阳县为省级县域医改试点地区。构建合理的区域医疗转诊网络,开展科室共建,全县三级医院分别与省内外三级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县妇幼保健院与白水镇中心卫生院组建妇产科联合科室,通过“双向转诊、远程医疗、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两院共同发展。依托县级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远程医学诊断中心,构建“乡镇检查、县级诊断”的模式。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公开招考卫生人才71名,“三支一扶”人员4名,引进高素质人才38名,1名农村订单免费定向培训生安排到衡阳市南华附一规培,招收本科医卫农村订单生9名和大专医卫特岗生10名,加大人才引进激励措施,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加快推进全科医师培养,共选派15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提升信息化水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及2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电子健康卡线上、线下应用环境改造,实现扫码就诊、扫码取药、扫码结算等功能。
推进行业综合监管协作。完成国家、省、市“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抽检2009家单位,其中医疗机构和消毒产品及生产企业150家、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1859家。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依法执业等专项整治和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行政处罚19件。
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持续加强脑病科、骨伤科、康复科、治未病科等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实现基层医疗机构掌握6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县中医医院研制“苏蒿饮”中药预防饮剂,为130余家复工复产企业、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重点易感人群累计熬制、发放30万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