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峒栈遗址】保亭县文物保护单位——石峒栈遗址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城镇石峒村南50米,保城河南右边岸,西面较高,西北较平缓。地处五指山南麓,属丘陵山地,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岭连绵,河沟纵横,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遗址上现种有槟榔。石峒栈遗址由庙和栈两部分组成,原庙在码头东南约220米处,南丰溪南岸边的山坡上,砖结构,面阔三间约9米,进深4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大水冲毁;西北栈道码头全木结构,长100米,宽30米;石峒栈水道(石峒—陵水)全长40千米,可停泊7艘载重约4吨的船只,是陵水—保亭—五指山的主要商贸交通水道。商贩从陵水运来陶碗、陶罐、萝卜干、布匹等生活物品以及铁犁、铁铲、锄头等生产用具,当地群众则以木材、南药等进行交易。1957年以后,因上游修建拦水坝造成水位降低无法行船,水上贸易活动因此停止,石峒栈便失去作用。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记录档案较完整,一直未能得到保护,遗址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