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一级目:农林牧渔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二级目:农业科技推Dissemin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测土配方施肥】 2020年,陵水县农技局主要农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面积17.69万亩次,其中:水稻14.34万亩次,瓜菜(跨年)3.35万亩次,技术指导服务农民1.546万户。
推进农业资及生态保护(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一年来,主推水稻、瓜菜等农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45批次,提高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覆盖率。
让农民了解合理的施肥数量和施肥方法,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水稻配方N-P205-K20=10.35-2.7-10.5;水稻配方N-P205-K20=9.2-1.8-9;水稻配方N-P205-K20=8.05-0.9-9;瓜菜配方N-P205-K20=16-7-23;水果配方N-P205-K20=18-5-22)。以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为主要内容,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农民多用有机肥,推广技术模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更大范围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引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以用肥量大的冬季瓜菜为重点,在英州镇田仔洋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试验示范(化肥减施)“豇豆、苦瓜”15亩,在提蒙乡实施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2.3亩和水稻校正示范9.8亩,在光坡镇大潜洋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试验示范68亩,探索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转变施肥方式,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全县设置6个土种类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8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6个),对耕地质量进行长期动态监测。针对冬季瓜菜土壤连作障碍等突出问题,探索土壤改良治理技术,推广水旱轮作、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模式,缓解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长水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水洋农田径流污染防治遵循总量控制,逐步控制农业污染源,设置化肥减量化控制技术宣传牌。推广增施有机肥(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施用控失肥、配方肥、缓释肥、水溶肥等高效新型肥料,优化施肥结构,转变施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