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公园管理局吊罗山分局概况】吊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简称吊罗山保护区)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北部。林区位于五指山南麓余脉,地处北纬 18°43′~18°58′,东经 109°43′~110°03′。东西长 35.5 千米,南北宽 11.5 千米周界长141 千米,面积 3.8 万公顷,地跨陵水、琼中、保亭、万宁、通什等五市县,陵水境内共 2.05 万公顷,占吊罗山林区总面积的 54%。另外, 0.34 万公顷白水岭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也属吊罗山林区。吊罗山林区海拔高度在 50~1499 米之间,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坡度平均25~30 度,个别山达 60 度,海拔1000 米以上山峰 89 座,最高为三角山,海拔 1499.8 米。林区植被以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季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林地 3.02 万公顷。吊罗山保护区是中国珍稀原始热带雨林保护区,天然林的分布结构比较复杂,海拔 1000 米以上是高山矮林,700~1000 米是山地雨林,400~700 米是河谷雨林,200~400 米是残次林和草灌林。林区群落层次多样,上层高大乔木分2~3 层,接着是灌木层、草本植物层和地被层等 6~7 层。上层乔木高大荫翳,空中攀缘植物密布,树上有附生植物,地被层有阴生植物,热带雨林特征明显。海拔 700 米以下山地主要是青梅、野荔枝、坡垒、子京等珍贵树种;海拔 700 米以上山地的优势树种为陆均松,占木材总产量的60%,还有母生、油丹、红稠、小叶脂、蝴蝶树、绿缘红豆和缘毛红豆等树种,整个林区自然生态稳定,呈植物顶极群落状态。吊罗山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共有 259 科、1347 属、3500 种。其中乔木 72科、170 属、300 种以上,许多是珍稀的名贵树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二级保护植物海南粗榧、陆均松、坡垒、子京、野荔枝、粘木、海南棕、猪血木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种类更多,如鸡毛松、青皮、油丹、海南木莲、土沉香等。特有优势树种有加卜(蝴蝶树)、陆均松。濒危珍稀植物有绿缘红豆、缘毛红豆等几十种。药用植物500 多种,南药33 种,主要的有巴戟天、益智、土砂仁、沙姜、七叶莲、双目灵、狗血藤、五指山参、木灵芝、海南粗榧和七叶一枝花等。观赏植物有高山蒲葵、美丽梧桐、海南苏铁、桫椤等。野生花卉有多种兰花、杜鹃花、牡丹花。菌类有银耳、木耳、灵芝、地星、牛肝菌等。有维管植物239 科、959 属、2126 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海南苏铁、台湾苏铁、华南苏铁、海南粗榧、坡垒等 5 种。
吊罗山保护区藏有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共有动物 1000 多种,其中脊椎动物 360 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脊椎动物 79 种。鸟类 112 种隶属 11 目 37 科,占全岛鸟类的 33%;兽类 34 种,隶属 7 目 19 科,占全岛兽类的45%。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巨蜥、海南山鹧鸪、孔雀雉、蟒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穿山甲、大灵猫、黑熊、凹甲陆龟、山皇鸠、绿皇鸠、绯胸鹦鹉等。属省级保护动物有水鹿、赤麂、果子狸、椰子猫、原鸡、白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鹰隼等,还有褐胸噪鹛、灰眶雀鹛和四声杜鹍。吊罗山保护区还是蝴蝶的王国,约有 375 种蝴蝶,其中 8 种是新种或新记录种。如玄麝凤蝶为世界首次发现,红绶缘凤蝶、芒缘凤蝶和琼裳凤蝶均为国内首次发现。还有斜纹凤蝶(新亚种)、斑珍蝶(新记录种)、紫缘蝶(海南特有种)、雪白丝夹蝶(新记录种)等蝴蝶。吊罗山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宝库”“野生动物园”。
吊罗山区域水系发达,河流瀑布众多,水体景观丰富独特,有“梦幻雨林,百瀑吊罗”之美誉。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12.5万个/立方厘米,为国内同类森林之最。
2020 年8 月6 日,海南省政协副主席马勇霞到吊罗山调研 (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