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调查与勘探】2020年,陵水县博物馆配合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规划范围考古调查、勘探工作。2020年5月11— 27日,配合海南省考古所对该项目规划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科学的勘探。在该项目规划范围内主要涉及10个遗址点,即岭仔遗址、陆仁塘遗址、坡落岭下遗址、陆仔湾遗址、山牛港遗址、椰子塘遗址、六量岭下遗址第一地点、六量岭下遗址第二地点、坡落岭遗址(莲子湾文化)和内角遗址。根据勘探结果,建议原址保护的遗址2处,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坡落岭遗址(莲子湾文化)和内角遗址;需进行下一步考古发掘明确属性及与其他遗址之间关系的4处,包括山牛港遗址、椰子塘遗址、六量岭下遗址第一地点、六量岭下遗址第二地点;不具有进一步考古发掘及保护价值的遗址4处,包括:岭仔遗址、陆仁塘遗址、坡落岭下遗址、陆仔湾遗址。配合开展“东南沿海(陵水地区)”文物调查工作。2020年1月,配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开展“东南沿海(陵水地区)”文物调查。经调查勘探,在光坡镇港尾村西南约500米的海湾处发现一处新遗址,命名为港尾遗址。该遗址北部为石牛岭,南部和东南部紧邻海滩,东北部则为港尾村和香水湾公园;东部则有发源于石牛岭上的淡水河流经。遗址长约500米,宽约60米,面积约30000平方米。整体位于海岸前的缓坡之上,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被现代建设的垫土所覆盖。经过钻探和试掘,垫土之下为早期文化层堆积,厚30~100厘米不等,出土有夹砂黑陶、夹砂红褐陶、夹砂黄褐陶及烧土(沙)块等遗物,陶片陶胎多为黑色,亦有部分为红色或红褐色,厚者可达1厘米。垫土层之下即为宋代地层,地层内包含大量的沙土烧结块,部分烧结块内发现有碎陶片,限于发掘面积及发掘区域,对此些烧土块所依附堆积的性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出土的遗物包括陶片、瓷片等。陶片多为夹砂黄褐陶、夹砂红陶,陶胎有黑色、黄褐色、红色等,夹砂陶陶片器表多见烟熏痕迹,似经烧灼,瓷片有青瓷、青白瓷、白瓷、黑釉瓷、酱釉瓷等。根据遗址采集及出土的遗物分析,港尾遗址的年代可能为南宋时期。遗址内发现的瓷片从釉色及制作工艺来看,可辨认的为越窑青瓷及建窑黑釉瓷盏,年代大体为南宋时期。该遗址对于了解陵水以及海南地区宋代历史面貌、陶瓷贸易及与周邻地区文化交流等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