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
陵水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 经核算,2020年陵水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95.51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84亿元,同比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30.59亿元,同比下降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3.08亿元,同比增长9.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是26.5,15.7,57.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2020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388元,同比下降4%。
财政 2020年陵水县财政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18535万元,同比减少244384万元,下降2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8017万元,同口径同比减少78558万元,下降18.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7693万元,同比增长13.8%,其中民生支出615464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4.4%,民生支出占比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财政各项支出中,教育支出109363万元,同比增长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479万元,同比增长27.6%;卫生健康支出 64407万元,同比下降0.9%;农林水事务支出133990万元,同比增长3.2%;住房保障支出14980万元,同比增长16.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961万元,同比下降26.8%;节能环保支出39360万元,同比增长124.8%;交通运输支出13817万元,同比下降18.5%。
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陵水县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460793万元,同比增长2.2%。其中非房项目完成投资585359万元,同比增长32.7%,占投资比重为40.07%;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875434万元,同比下降11.4%,占投资比重为59.93%;销售面积26.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3%,销售额635577万元,同比增长68.8%。
二、人民生活和民生事业
居民收入 2020年陵水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6元,同比增长6.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02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6元,同比增长8.1%。
就业 2020年陵水县新增就业岗位0.79万人,同比增长2.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万人,同比增长5.3%。
教育 2020年陵水县普通高中招生1790人,同比增长12.4%,在校学生4876人,同比增长4.2%;普通初中招生5159人,同比增长13.7%,初中在校学生14710人,同比增长12.8%,初中毛入学率106.2%;普通小学招生6215人,同比下降5.5%,小学在校学生36734人,同比增长2.4%,小学净入学率99.9%;全年秋季教育扶贫(移民)学生达617人;公办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园人数9067人,占比55%,同比增长7%。
医疗卫生 2020年陵水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7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4个,卫生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计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101个,民营医疗机构86个。全县共有医院病床 1752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317人。其中执业医师816人(含执业助理医师154人),注册护士1262人。
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2020年陵水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7.32万人,同比增长5.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97万人,同比下降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4万人,同比下降1.32%。
社会保险收支情况 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陵水县参加养老保险在职55821人,同比增长7.4%。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20136万元,同比下降44.5%;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15035万元,同比增长5.4%,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完成年初预算的67%(社保中心落实疫情期间社保阶段性减免政策,故企业养老保险征缴金额较去年减少,未完成年初预算)。全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17355人,同比增长1.3%。企业基本养老金发放40077万元,同比增长7.2%,基金累计结余9045万元;机关事业基本养老金发放25375万元,同比增长8.1%,基金累计结余11888万元,基本养老金发放完成年初预算的94%。
工伤保险。陵水县参加工伤保险39655人,同比下降1.1%。在建项目64个,新建项目129个,共计193个,参保率100%。工伤保险费征缴467万元,同比下降5.1%,完成预算的91%(社保中心落实疫情期间社保阶段性减免政策,故工伤保险征缴金额较去年减少,未完成年初预算)。享受工伤保险待遇85人,发放待遇742万元,同比增长56.2%,完成预算的140%(因工亡25人,按规定发放的工亡待遇较去年增幅较大,故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增幅较大)。
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5495人,同比下降1.3%,职工医保费征缴收入19971万元,同比下降44%,完成预算的89%(社保中心落实疫情期间社保阶段性减免政策,故职工医疗保险征缴金额较去年减少,未完成年初预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12913人,居民医保费征缴收入11973万元,完成预算的135%。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人员4954人,发放待遇15621万元,同比增长41.1%,完成预算的115%,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635万元。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107144人,共发放24547万元,同比增长70.7%,完成预算的194%。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916万元(因医保待遇支出含去年第四季度的医保结算费用,故发放待遇增幅较大)。
全面落实社保惠民政策 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为缓解贫困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从提高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慢性病特殊病种门诊报销比例等7个方面提高贫困人口报销待遇,切实减轻了贫困户医疗费用负担。2020年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贫困人口达97601人次,医保基金支出2763.49万元。其中,门诊治疗89055人次,医保基金支出231.25万元;门诊特殊病种治疗4461人次,医保基金支出126.09万元;住院治疗4085人次,医保基金支出2406.15万元。
落实疫情期间社保政策不打折扣。社会保险费累计免征16152.29万元,累计减免2668.02万元,共计减免18820.31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020年陵水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平均255.71元。2020年1至12月,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共发放金额112900482.71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待遇水平实现全省统一。
2020年陵水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04,同比增长2.4%;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661人,同比增长18.8 %;城乡特困供养人数1016人,同比增长24.8%。
保障性住房 2020年陵水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210套,占年度计划的100%。其中,基本建成210套,占年度计划的100%;新开工建设面积18200平方米,建成面积18200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开工并建成156户,建设竣工面积9427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300%。
扶贫工作 2020年陵水县共计筹集专项扶贫资金2637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88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88万元,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0万元。2020年专项扶贫资金支出共计25854.72万元,支出进度98.02%,其中,中央专项扶贫资金支出11813.44万元,支出进度97.73%;省级扶贫资金支出4152.18万元,支出进度96.83%;县级扶贫资金支出9889.1万元,支出进度98.89%。扶贫资金结余521.29万元。
安全生产 2020年陵水县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96起,同比下降5.9%;13人死亡,同比下降13.3%;142人受伤,同比增长1.4%;直接财产损失10.5万元,同比增长42.3%。
三、国民经济各行业
农林牧渔业 2020年陵水县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749702万元,同比下降3.5%(按可比口径,下同)。分行业看,种植业完成产值385079万元,同比下降0.4%;林业完成产值37332万元,同比增长90.2%;畜牧业完成产值43770万元,同比下降46.8%;渔业完成产值224896万元,同比下降2.8%;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58625万元,同比增长1.6%。(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表1)
工业和建筑业 2020年陵水县工业累计增加值31449万元,同比下降9.5%,其中,规模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17421万元,同比下降7.2%;规模以下完成增加值14028万元,同比增长12.1%。
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4509万元,同比下降4.1%。
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2020年陵水县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53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销售面积26.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3%;房屋销售额635577万元,同比增长68.8%。
2020年陵水县接待游客总人数388.01万人次,同比下降29.3%。其中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50.11万人次,同比下降18.1%;全县旅游总收入39.85亿元,同比增长1.3%。
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2020年陵水县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53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销售面积26.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3%;房屋销售额635577万元,同比增长68.8%。
2020年陵水县接待游客总人数388.01万人次,同比下降29.3%。其中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50.11万人次,同比下降18.1%;全县旅游总收入39.85亿元,同比增长1.3%。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2020年陵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1亿元,同比下降2.8%。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总额26.57亿元,下降9.8%,餐饮收入总额7.34亿元,同比下降12.2%。从经营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亿元,同比下降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04亿元,同比增长31.1%。从消费总额看,城镇消费占79.2%,依然是拉动全县消费市场增长的亮点。
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2020年陵水县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实现增加值 12274万元,同比下降10.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和旅客周转量及增长速度见表3)
2020年陵水县邮政业务总量3413.8万元,同比下降0.4 %;固定电话用户53604户(包含移动用户1659户),同比增长9.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9816户,农村电话用户32129户。
金融业 2020年陵水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1.49亿元,同比增长11.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4.51亿元,同比增长3.9%。
2020年陵水县原保险保费收入3286.72万元,同比下降14%,其中,车辆保险业务收入1431.40万元,同比增长1.3%。财产险业务收入383.87万元,同比增长13.2%;人身险业务收入533.29万元,同比下降69.8%。
四、文化和体育
文化 2020年陵水县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含社会民营团体)7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68%和98.92%。
2020年陵水县开展“文化下乡”送歌舞、琼剧下乡活动,共81场;实施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工程,放映公益电影1693场,完成省旅文厅年度任务数131.85%,完成县级为民办实事任务数105.81%。
体育 2020年陵水县建成“海南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示范区”,陵水旅文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国家羽毛球队陵水训练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授牌为“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海南陵水·羽毛球”。全县共有1237个体育场地,共涉及247家单位,体育场地面积为253.222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7.50平方米,达到国家要求A类标准。全县范围内椰林镇的场地数量最多,有320个体育场地,占全县场地总数的25.87%;其次是本号镇,共有178个场地,占全县场地总数的14.39%。全县共有30种体育场地类型,其中,数量排名前三的场地类型分别是:篮球场、乒乓球场、全民健身路径,数量分别为325个、290个、262个,分别占总数的26.27%、23.44%、21.18%。
五、节能减排、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 2020年陵水县建成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7座,其中英州镇、光坡镇、隆广镇、本号镇、新村镇、椰林镇、先行试验区各1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已封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全县生活垃圾保洁收运处理覆盖率达100%。2020年陵水县生活垃圾进场量约18.70万吨,其中县城区生活垃圾83783.04,乡镇生活垃圾103314.97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生态环境 2020年陵水县城建成区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截止目前,陵水县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63.70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6.8%;绿地面积为409.1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21.89公顷,附属绿地面积为316.14公顷,防护绿地面积为71.1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2.47%;陵水县城区人口为7.28万人,公园绿地面积21.8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01平方米。
2020年陵水县造林绿化面积222公顷,森林覆盖率61.55%,同比增长0.05%,年末全县有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84万公顷,省级0.102万公顷。
六、人口
2020年陵水县人口出生率12.12‰,死亡率6.7‰,自然增长率5.42‰。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达到372511人(标准时点截止:2020年11月1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0468人相比,增加52043人,增长16.24%,比全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增长率16.26%慢0.02个百分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最终修订2020年陵水县年末常住人口总数为37.32万人)。
注释:
1. 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划到第三产业。
3.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人行陵水中心支行,森林数据来自县林业局,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县交通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县邮政管理局、电信管理局,重点项目来自县发改委,宾馆酒店等旅游数据来自县旅游委,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县商务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县房管局,城镇垃圾处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数据来自园林环卫服务中心,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委,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县社保局,就业数据来自县就业局,农村扶贫数据来自县扶贫办,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县文体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城镇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县水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交警大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